长时间工作可能会改变大脑结构,包括与情绪调节和执行功能(如问题解决和工作记忆)相关的区域,这是最新研究揭示的结果。
该研究分析了韩国医护人员的大脑结构体积,这些医护人员经常长时间工作,定义为每周工作52小时或以上。
过度工作的不良健康影响已经得到充分记录,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每年有超过80万人因此死亡。长时间工作已被证实与心血管疾病、代谢紊乱和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增加有关。
然而,研究人员指出,过度工作背后的神经机制和解剖学变化尚未完全理解。
最新研究“提供了初步证据,表明过度工作与大脑结构变化有关,尤其是在与认知和情绪相关的区域。”研究人员写道。
研究发现,每周工作52小时或以上的“过度工作人群”在与执行功能和情绪调节相关的大脑区域表现出“显著变化”。
脑扫描显示,与标准工作时间的人相比,过度工作的人左尾中额回部分的大脑体积增加了19%。
进一步的神经影像学分析显示,在17个大脑区域中,包括中额回和上额回——这两个区域参与注意力、计划和决策——以及岛叶的体积也有所增加。岛叶在感觉、运动和自主功能中起关键作用,并参与情绪处理、自我意识和社会情境的理解。
研究人员认为,“过度工作人群中大脑体积的变化可能为长时间工作带来的不良健康影响提供生物学解释。”
他们解释说:“在过度工作人群中观察到的大脑体积增加可能是对慢性职业压力的神经适应性反应,尽管确切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研究人员指出,虽然这些发现“由于研究的探索性质应谨慎解读”,但它们确实指出了“进一步研究以确认这些关联的关键需求”。
该研究强调了“将过度工作视为职业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并突显了需要制定减少过度工作时间的工作场所政策”的必要性。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