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a Breen
2025年8月27日14时45分
有时判断是否需要前往急诊室显而易见,但更多时候却充满疑虑。尤其是根据2024年德勤调查显示,女性延迟或放弃就医的概率比男性高35%,掌握关键急诊指征对保障女性健康至关重要。
专家团队: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急诊医学专家J. Lee Jenkins医生,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急诊医学前住院总医师Ariel Wu医生,克利夫兰诊所急诊医学专家Eleni Horattas-Collins医生。
9种急诊医生绝不会忽视的症状
任何隐匿性心脏症状
严重胸痛或呼吸时疼痛需立即就医已是常识,但女性心脏病表现更具隐蔽性。约翰霍普金斯医学中心J. Lee Jenkins医生指出:"女性心脏病表现常非典型,可能是加重的疲劳、腿部肿胀、异常胸痛、呼吸急促、心悸、恶心,或背腹疼痛。"
尽管心脏病是65岁以上女性头号死因,但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每年因循环系统疾病就诊急诊的男性仍多于女性。克利夫兰诊所Horattas-Collins医生解释:"很多女性未意识到这些症状与心脏事件相关。有些人出现背部疼痛或单纯气短,居家拖延数日,实际在两三日前已发生重大心脏事件。"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急诊医学前住院总医师Ariel Wu强调,若症状在体力活动时加重且休息无法缓解,"这正是即将发生心肌梗死或动脉阻塞的典型征兆"。
单侧身体无力
突发的面部、手臂或腿部麻木或无力是中风最常见症状,尤其当症状呈单侧表现时。Jenkins医生警示:"出现单侧无力必须分秒必争,应立即前往急诊科。"
这些症状可能伴随单眼突发视力丧失,或眩晕、视物旋转等神经症状。值得注意的是,有时患者身边的人会比本人更早发现这些症状。Wu医生补充:"虽然这些症状未必都是中风,如女性常见的眼型偏头痛可能模拟中风表现,但自行鉴别无必要,应立即就医由专业团队判断处理。"
重度阴道出血
若经期出血量异常增多或出现葡萄大小血块(梅奥诊所标准),应立即前往急诊。Horattas-Collins医生建议观察卫生巾或棉条使用量,若超出平常用量、出现心跳加速或头晕,表明已大量失血。
Jenkins医生警告:"大量失血可能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危及器官供氧。这种情况可通过急诊输血或妇科手术干预预防。"特别需要警惕的是,若存在怀孕可能且出现异常出血,尤其是伴随腹痛,必须立即排除宫外孕风险。这种发生在子宫外(常为输卵管)的妊娠具有致命风险。
孕期异常症状
妊娠期间出现严重腹痛痉挛、大量阴道出血或发热必须立即就医。Jenkins医生指出另一个重要警示信号是腿部肿胀,这可能是危及生命的子痫前期征兆。该病症表现为妊娠期血压异常升高,需通过急诊评估母婴状况并持续监测血压。
产后并发症
产后出现大量出血或头晕应立即就医。根据2025年《急诊医学杂志》研究,阴道分娩后持续出血可能提示胎盘及胎儿组织未完全排出。医生将通过超声检查并采用抗生素或妇科手术清除残留组织止血。
剖宫产后若出现手术部位红肿热痛或发热,可能提示感染需紧急处理。Jenkins医生提醒:"生产对身体是重大负荷,新父母常因照顾新生儿忽视自我恢复,尤其是剖宫产术后护理至关重要。"
无法承重的损伤
若受伤部位无法承重,提示可能发生骨折。虽然多数紧急护理中心具备X光设备,但急诊科在专业影像检查(如CT扫描)和复杂复位技术(如石膏固定)及骨科会诊方面更具优势。
Horattas-Collins医生补充:"若受伤部位出现神经血管症状如手部麻木或无脉,即属急诊急症。"
持续出血
多数伤口可在急诊处理,但若出血无法控制或发生在敏感区域(如手部/面部)应前往急诊。Wu医生建议:"这种情况需要专业清创和缝合以预防瘢痕及功能障碍。"
头部外伤症状
头部撞击后出现意识丧失、恶心、瘀伤或颈部疼痛提示脑震荡可能,必须急诊检查。特别提醒正在服用抗凝药物者,此类患者颅内出血风险显著增加。
Jenkins医生建议伤后24-36小时内密切观察症状变化,有时脑震荡症状会延迟显现,如新发头痛、呕吐或意识混乱。
自伤或伤人倾向
急诊室同样是处理严重心理危机的场所。Wu医生强调:"若出现自杀意念伴具体计划,或感觉自身对他人的安全构成威胁,应立即前往急诊科。"
多数急诊科已建立精神科/行为健康团队协作机制,能提供心理评估和社会支持服务。即便所在医院无精神专科,急诊团队也能协助联络相关资源。医生特别指出:"家庭暴力受害者也可在此获得专业援助。"
急诊与紧急护理的判断准则
Wu医生提供四象限判断法:
- 慢性病症轻度异常(如偏头痛发作部位变化)可咨询家庭医生
- 慢性病急性加重(如常规用药无效的剧烈疼痛)必须急诊
- 急性但症状轻微(如喉咙痛、耳痛)可前往紧急护理
- 急性且症状严重(如危及生命的症状)应立即就诊
根据《凯撒医疗期刊》2018年研究,40%的急诊就诊本可通过预防保健避免。Wu医生呼吁:"定期家庭医生检查可显著降低急诊就医风险。但当身体发出明确警示信号时,听从直觉比风险评估更重要。"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