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在南苏丹目睹一种本可治愈的疾病——霍乱——肆虐整整一年。最艰难的问题并非"如何治疗"——我们早已掌握方法;真正令人困惑的是:为何疫情无法得到控制?为何在2024年10月28日宣布疫情爆发一年后,我们仍在对抗这个本可预防的敌人?它已夺走1500多人的生命,使9.3万余人染病。
残酷的现实是,霍乱 epidemic(流行病)暴露出南苏丹最深层的脆弱性:系统性忽视、持续暴力以及脆弱且资金不足的医疗体系,导致关键服务缺失与响应不力。疫情规模源于迟缓、低效且缺乏协调的应对措施——自疫情爆发以来,这始终是重大挑战。
作为无国界医生组织在南苏丹的副医疗协调员,我直接参与领导了医疗响应工作。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设立霍乱治疗中心(CTUs),确保患者及时获得救治。行动始于南苏丹北部上尼罗州的伦克,随后扩展至马拉卡勒和乌朗,继而覆盖团结州的本提乌及首都朱巴。数月内,响应范围迅速扩大至全国多地,累计救治逾3.5万名患者。
资金短缺、人口流离失所以及暴力的危险关联
危机的核心在于南苏丹公共医疗体系的脆弱性——该体系几乎完全依赖外部支持。近年来政府仅将不到2%的预算用于医疗卫生,致使系统连满足常规人口需求都力不从心,更遑论应对紧急状况。现有项目长期面临国内与国际资金不足、实施不力等挑战,基础极为薄弱。主要捐助方(包括美国国际开发署)撤资已导致部分医疗机构关闭,切断了关键生命线。例如在本提乌,我们目睹水卫设施与基础医疗服务的资金削减造成响应缺口,使民众在绝望中求医时面临更高风险。
雪上加霜的是,自2023年4月苏丹内战爆发以来,逾100万难民涌入南苏丹——相当于该国10%的人口。这大幅加重了因资金削减而服务萎缩的医疗体系负担。这些流离失所的脆弱人群往往无法获得包括疫苗接种在内的基本服务,感染与传播疾病的风险陡增。伦克中转营地的状况堪称典型:营地容量超负荷三倍以上,拥挤环境叠加清洁用水匮乏,为疾病传播创造了理想条件。这直接导致戊型肝炎等水源性疾病的激增——对孕妇构成尤其严重的威胁。
医疗设施遭袭与暴力冲突的影响
最残酷的障碍莫过于普遍存在的暴力、安全威胁及对医疗设施的袭击。
2025年3月的悲剧令人痛心:乌朗地区的武装冲突迫使数十名患者逃离无国界医生医院,其中包括30余名霍乱住院患者。这些患者逃入社区后,不仅自身面临死亡风险,更加速了疾病传播。该医院最终因遭洗劫而永久关闭。2025年以来,无国界医生组织已直接遭遇8次以上袭击,导致琼莱州旧方加克医院关闭,其他地区服务也大幅缩减或暂停。后果是数十万民众被剥夺医疗救助。
破局之道:从危机转向责任担当
我们深知如何预防霍乱——这并非谜题。但唯有当政府、国际社会及各方势力直面自身失职,确保实施统一、跨部门且持续的响应行动,才能避免坐等下一场疫情爆发。
政府必须承担起照料民众的责任,包括提升应急准备与响应能力,并优先保障高危地区的服务供给。
国际社会需重启人道主义与发展援助,不仅要弥补近期资金削减造成的巨大缺口,更要在有限资源下优化人道响应效率。这包括扩大可持续的水卫设施项目,并广泛开展霍乱与戊型肝炎疫苗接种。
最后,冲突各方必须遵守国际人道主义法,保障民众安全获得医疗服务的权利。
若无此根本性转变,新的疫情将接踵而至,南苏丹民众将继续深陷本可避免的苦难泥潭。
作者伊尔丝·德博尔系无国界医生组织在南苏丹的副医疗协调员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