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潮一代老年人的屏幕使用时间正"激增",且更易受虚假信息影响
婴儿潮一代比25岁以下人群更可能拥有各类智能设备
(图片来源:Valery Hache / AFP / Getty Images)
查斯·纽基-伯登,《The Week》英国版
2025年10月29日发布
人们总说年轻人过度使用手机,但或许真正的"惯犯"另有其人?AddictionResource.net对2000名美国婴儿潮一代的调查显示,61至79岁人群中有一半每天使用手机超过三小时,20%的受访者日常在线时长甚至超过五小时。
青春期?不,是老年期
《经济学人》指出,多国社会正因数字技术对青少年的影响而陷入"道德恐慌",但60多岁人群的屏幕使用时间却在"悄然激增"。随着老年人进入退休阶段,他们在智能设备上的时间"正急剧上升"。
该世代群体自中年早期就已接触互联网,如今已成为数字设备"最热衷的采用者"之一。市场研究公司GWI的七国调查显示,他们比25岁以下人群更可能拥有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电子阅读器以及台式/笔记本电脑。对他们而言,"退休生活正越来越不像打高尔夫球,而更像玩《侠盗猎车手》"。
老年人或许比青少年更能"隔绝"社交媒体带来的某些"社交排斥"风险,但对网络诈骗和虚假信息却更为脆弱。由于缺乏教师和家长对青少年屏幕时间设置的"社交护栏",他们更容易陷入网络信息迷宫,且更难找到求助对象。
《卫报》记者艾普丽尔·奥尼尔曾描述一位"空闲时间充裕"且"媒体素养薄弱"的老人,他无法辨别可信的信息来源,"从谈论观鸟逐渐转变为分享汤米·罗宾逊的采访,再到宣称移民抢走了我们的工作",并开始相信阴谋论。
此类案例虽属极端,但年龄相关的虚假信息易感性普遍存在:去年发表在《民意季刊》的美国研究发现,尽管老年人识别误导性网络内容的能力与年轻人相当,但他们更倾向于与之互动,长期下来更易受"极端党派新闻"影响。
认知能力
也有积极发现:《自然·人类行为》刊载的元分析追踪了40多万老年人,结果显示定期使用数字设备的50岁以上人群认知衰退率更低。
《卫报》科学编辑伊恩·桑普尔指出,目前尚不明确是技术"延缓了精神衰退",还是认知能力较强者"更频繁使用设备",但该发现确实动摇了"屏幕时间导致数字痴呆"的假设。
《经济学人》认为,老年人"可能比我们更受益于智能设备"。从Zoom教堂礼拜、线上读书会到远程医疗预约和电子商务,互联网的"连接价值对行动不便者尤为珍贵"。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