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智能手表如何助力心脏健康监测What to know about AFib, smart watches to track the heart | Louisiana Health | nola.com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www.nola.com美国 - 英语2025-10-26 21:02:12 - 阅读时长3分钟 - 1445字
心房颤动是美国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当前影响约270万人且预计2030年将增至1200万以上,被医学专家称为"无声威胁"因其症状常被忽视数月甚至数年从而显著提升中风风险;本文系统阐述了房颤的基础病理机制、症状表现差异及四大分类(偶发性、持续性、长期持续性和永久性),重点解析了通过健康生活方式降低风险的实用策略,并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心脏映射技术与智能可穿戴设备在早期诊断中的革新应用,揭示了这些技术如何帮助医生突破传统检测局限,更早发现无症状患者从而改善临床预后。
房颤心脏健康智能手表健康监测心律失常生活方式诊断治疗心电图可穿戴设备疾病早期介入
房颤:智能手表如何助力心脏健康监测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在美国影响至少270万人。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1200万以上,因此了解其风险至关重要,因为房颤可能危及生命。

迈克尔·伯纳德博士将房颤称为"无声威胁",因为症状可能数月甚至数年未被察觉。伯纳德是奥希纳健康系统(Ochsner Health)心脏电生理学部门负责人。

房颤基础知识

房颤是指心脏的心房(即上部腔室)开始不规则且快速地跳动。心脏并非同步泵血,而是各腔室不同步工作。

"一片混乱,"伯纳德解释道,"心脏在颤抖。"

房颤对不同人的影响各异。有些人症状明显,但许多人甚至大多数人毫无察觉。

常见症状包括呼吸急促、疲劳、头晕和胸痛。

由于心律失常速度更快,年轻人可能比老年患者更易感受到症状。

"我观察到,患者的心律失常越快或心跳越快,越可能感到不适,"伯纳德指出,"若患者心率较为正常,则更可能未被察觉。"

房颤具有渐进性,往往每月、每年持续恶化。患者房颤持续时间越长,症状很可能越严重或越频繁。

心房颤动可分为以下类型:

  • 偶发性:称为阵发性心房颤动。症状时有时无,通常持续几分钟到几小时,部分人症状可能长达一周。心律不齐可能反复发生,症状可能自行消失。此类患者中部分需接受治疗。
  • 持续性:心律不齐持续存在且无法自行恢复正常。若症状出现,必须通过医疗干预重置心律。
  • 长期持续性:此类房颤持续超过12个月,需依赖药物或手术纠正心律。
  • 永久性:心律无法重置,需长期用药控制心率并预防血栓形成。

通过生活方式减少房颤风险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限制饮酒、控制体重和规律运动有助于整体降低心血管问题风险。需警惕脱水、睡眠不足或过度压力——这些因素均可能诱发房颤。

"若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心脏承受的压力会增加房颤风险,"伯纳德强调,"预防房颤的关键是践行所有心脏健康措施以降低患病可能。"

为管理心率和疑似症状,伯纳德建议定期拜访家庭医生。

"筛查始于初级保健机构,"他解释道,"通过每年一次的常规体检检查心率即可启动监测。"

诊断与治疗的新前沿

新一代房颤治疗技术正利用人工智能绘制心脏图谱并精准定位房颤源头——伯纳德透露,奥希纳健康系统是早期采用该技术的医疗机构之一。Volta软件专为既往消融术效果不佳的患者设计。

房颤最常通过心电图(EKG)检测,但配备监测技术的智能手表和戒指已使部分病例更易被发现。

据伯纳德介绍,智能手表和戒指的优势在于能长时间追踪患者心率,全面记录心脏在运动或静止状态下的行为模式。

"市面上已有商用设备可识别心律失常,"他表示,"我们还提供可穿戴心脏监测器,若患者装有起搏器或其他医疗设备,同样能检测房颤。"

伯纳德坦言这些设备"尚可但非完美":手表和戒指离心脏距离大于起搏器或专业监测器,数据可靠性并非始终理想。但他强调结果具有说服力。

"当患者突发症状时,我们无法追溯历史数据——症状可能因此漏诊,"伯纳德指出,"如今通过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我们正追踪更多此前不知自身患病的人群。新技术使我们能在疾病早期阶段介入——这标志着信息获取的新阶段,让我们比以往更早发现房颤。"

请联系玛格丽特·德莱尼。

【全文结束】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