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早期干预听力损失可显著降低痴呆症风险。近期发表在《美国医学会神经病学杂志》(JAMA Neurology)的研究显示,60岁以上听力受损且在70岁前佩戴助听器的成年人,其痴呆风险较未使用助听设备者降低超过一半(61%)。
研究团队指出,佩戴助听器的听力损失患者罹患"新发全因性痴呆"的风险显著降低。数据显示,未接受助听干预的听力损失群体中,每100人有29人可能发展为痴呆,而该风险在未出现听力损失的同龄人中降低29%。但这一保护效应在70岁后佩戴助听器的群体中不再显现。
来自德克萨斯大学、匹兹堡大学和波士顿大学的研究团队分析了"弗雷明汉心脏研究"项目中的2953名参与者数据。这些60岁以上参与者在听力测试时尚未确诊痴呆,经过长达20年的追踪,研究者发现20%的参与者最终发展为痴呆,其中42%在听力评估时未满70岁。
"这项发现凸显了早期干预听力损失对预防痴呆的重要性。"研究人员强调。数据显示,中重度听力损失者中仅17%实际使用助听设备。纽约市Northwell Health Lenox Hill医院神经科专家戴维博士(Gayatri Devi)指出:"40%的痴呆病例可通过可调节风险因素预防,矫正听力损失不仅能促进社交(另一独立预防因素),更是维护认知健康的关键。"
纽约Sleepy Hollow医院听力专家博西纳斯(Carolyn Bossinas)补充道:"随着年龄增长,大脑需要持续刺激。当听力受损导致信息输入不足时,可能引发一系列认知问题——记忆衰退、决策能力下降、失误觉察能力减弱以及信息处理速度减缓。"研究显示,听力损失者患痴呆的风险是听力正常者的1.9倍,合并认知障碍风险更是高达2.78倍。
专家建议出现餐馆等嘈杂环境听辨困难、频繁要求他人重复对话等症状时,应及时接受听力评估。早期干预效果更显著,轻度听力损失者适应助听器的速度更快,且能获得更佳的社交质量提升。佩戴助听设备时需注意保持干燥、定期更换电池、按专业指导清洁设备并进行听力监测。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