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亮点
-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在转氨酶持续正常情况下,孤立性IgG升高和IgG波动现象较为常见
- •IgG水平变化不会影响转氨酶正常患者的AIH结局
- •肝硬度测量(LSM)在转氨酶正常化时≥10kPa与肝硬化发展相关
研究背景
自身免疫性肝炎治疗目标为实现完全生化缓解,即转氨酶和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正常化。近期研究提示IgG正常化对生存率影响有限,本研究重点评估持续性IgG升高(IgGe)和IgG波动(IgGf)对肝纤维化进展和肝硬化发展的影响。
研究方法
本回顾性多中心队列研究纳入493例随访期间转氨酶持续正常的AIH患者,采用逆概率加权(IPTW)倾向评分法平衡各组数据。
研究结果
349例(70.8%)患者IgG持续正常(IgGn),89例(18.1%)出现IgGe,55例(11.1%)出现IgGf。在转氨酶正常情况下,中位随访6.2年(四分位距4.1-10.1),各组肝硬度测量值保持稳定且无显著差异。24例患者发展为肝硬化,预测因素包括诊断时年龄(风险比1.10,p<0.001)、白蛋白(0.20,p<0.001)、IgG(1.00,p=0.001)、血小板计数(0.99,p=0.001),以及转氨酶正常化时的LSM(1.30,p<0.001)和6个月转氨酶正常化(0.24,p=0.025)。多变量分析显示仅LSM与肝硬化风险独立相关。应用IPTW后,IgG升高(IgGe或IgGf)对纤维化进展(p=0.275)和肝硬化发展(p=0.211)无显著影响。
研究结论
对于转氨酶正常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无论是否存在持续或暂时性血清IgG升高,疾病进展均无显著差异。该发现对现行完全生化缓解定义提出了重要挑战。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