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奥克兰大学开展的动物模型研究显示,新型药物AF-130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该药物不仅显著提升心脏泵血功能,更重要的是能有效缓解与心力衰竭高度相关的睡眠呼吸暂停症状。这项发表于《自然通讯》的研究表明,AF-130通过抑制P2X3受体通路,同时实现心脏功能修复和呼吸调节双重作用。
研究负责人Julian Paton教授指出:"这相当于以单一药物达成双重疗效,既改善心功能,又解决当前缺乏药物疗法的睡眠呼吸暂停问题。相比传统CPAP设备的低依从性,这种新疗法将带来革命性改变。"当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继而发展为心衰时,大脑会持续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发"战斗或逃跑"反应,这种神经异常兴奋与睡眠呼吸暂停共同作用,导致确诊患者五年死亡率超过50%。
玛纳基·马纳瓦心脏研究中心发现,该药物作用于大脑向心脏传递神经冲动的关键区域,在降低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的同时调节呼吸节律。这种双重作用机制不仅逆转心衰进程,更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研究团队特别强调,该药物即将完成FDA审批流程(用于其他适应症),为开展针对心衰患者的人体临床试验奠定基础。
与会合作学者、来自巴西圣保罗大学的团队透露,AF-130作为P2X3受体拮抗剂的突破性应用,其神经调节机制区别于现有所有心衰治疗药物。新西兰心脏基金会数据显示,该成果将惠及本地20万心衰患者,全球应用潜力更覆盖2亿患者群体。参与评审的Stiles副教授认为:"这种逆转心衰病理进程的新方法令人振奋,代表了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里程碑式进展。"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