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新型抗疟疾化合物DSM265,这是首个能有效抑制疟原虫关键生存蛋白的候选药物。该化合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若试验成功将为医疗工作者提供预防和治疗疟疾的创新工具。疟疾作为蚊媒传染病,每年导致全球超50万人死亡。
这项突破性进展源于新型化学化合物筛选技术的应用。由三大洲20家研究机构组成的国际联盟,通过开放合作机制加速了药物研发进程。华盛顿大学化学教授普拉迪普辛·拉托德指出:"这是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新结构分子,此前的人用抗疟药物都是旧有药物的改良版。"
DSM265通过靶向抑制疟原虫体内的DHODH蛋白发挥作用。该蛋白在寄生虫基因表达和复制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其功能丧失将导致疟原虫在生命周期各阶段(包括潜伏于肝脏的阶段)均无法存活。研究团队特别优化了化合物的选择性,确保其不会影响人体内的同源蛋白。
研发过程中,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团队率先发现有效化合物原型,华盛顿大学实验室进行了500余种化合物的系统筛选,最终确定第265号化合物(DSM265)效果最佳。莫纳什大学团队则验证了该化合物在人体细胞中的代谢特性,确保其具备长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建立了实时观测疟原虫突变的实验体系,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监测耐药性产生过程。这将帮助临床医生制定预防耐药的用药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该药物研发项目采用开放专利模式,专利权已无偿转移至抗疟疾药物基金会(MMV),这个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支持的机构正在主导后续临床试验。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