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齐 - 症状与病因 - 梅奥诊所
Heart arrhythmia - Symptoms and causes - Mayo Clinic
美国英语人类健康
2025-08-07 08:51:10阅读时长2分钟984字
概述
在正常心律中,窦房结的细胞团会发出电信号,信号经心房传导至房室结,最终传递到心室,引发心室收缩泵血。心律不齐是由于控制心跳的电信号异常导致的心跳过快、过慢或节律不规则。这种异常可能表现为心悸、胸闷或心跳不规律,部分情况具有生命危险。
正常情况下,运动时心跳加快或睡眠时心跳减慢都属于生理现象。治疗方式包括药物、起搏器植入或手术干预,目标是纠正异常心律。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由心脏损伤引发的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类型
主要分为两类:
- 心动过速(心率>100次/分钟)
- 心动过缓(心率<60次/分钟)
快速心跳(心动过速)
包含以下类型:
- 心房颤动(AFib):紊乱的电信号导致快速不协调的心跳,可能引发中风
- 心房扑动:心律较AFib更规则,但也与中风风险相关
- 室上性心动过速:起源于心房的突发性心悸
- 心室纤颤: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需在数分钟内恢复心律
- 室性心动过速:异常电信号引发的快速心跳,可能影响心脏供血
缓慢心跳(心动过缓)
心率低于60次/分钟定义为心动过缓,运动员或健康人群可能出现生理性心动过缓。病理性类型包括: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房结功能异常导致心率忽快忽慢
- 传导阻滞:电信号传导延迟或中断引发心跳异常
早搏
表现为单发的额外心跳,可能来自心房(PAC)或心室(PVC)。常见诱因包括压力、运动、咖啡因或尼古丁摄入,通常无需担忧,但可能引发持续性心律失常。
症状
可能出现以下表现:
- 心悸、胸闷
- 心跳过速或过缓
- 胸痛、呼吸困难
- 焦虑、眩晕、晕厥
约30%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
就医建议
出现持续性心律异常应尽早就诊。若发生胸痛、呼吸困难或晕厥,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心室纤颤是导致猝死的最主要原因,应立即实施CPR并使用AED除颤器。
病因
主要诱因包括:
- 心肌梗死或心肌瘢痕
- 冠状动脉疾病
- 心肌病
- 糖尿病
- 高血压
- 甲状腺功能异常
- 睡眠呼吸暂停
- 药物或毒品滥用
风险因素
- 心血管疾病史
- 先天性心脏病
- 电解质紊乱
- 过量饮酒
- 兴奋剂使用
并发症
可能引发:
- 血栓导致中风
- 心力衰竭
- 猝死
抗凝药物可降低房颤相关中风风险。
预防措施
推荐以下健康生活方式:
- 戒烟限酒
- 低盐低脂饮食
- 每日30分钟运动
- 保持健康体重
- 控制血压、胆固醇和血糖
- 保证7-9小时睡眠
最新研究
截至2023年10月的指南更新显示:
- 导管消融技术已成为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
- 新型抗凝药物(如阿哌沙班)在房颤管理中广泛应用
- 可穿戴心脏监护设备显著提升心律异常检出率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