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中非罪犯病变的即刻与延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研究Immediate or Deferred Nonculprit-Lesion PCI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www.nejm.org美国 - 英语2025-10-29 15:29:32 - 阅读时长2分钟 - 664字
该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针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比较了即刻瞬时无波形比率(iFR)指导的非罪犯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6周内延期心脏应激磁共振成像(MRI)指导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纳入1146例成功完成罪犯病变PCI的多支血管病变患者,3年随访结果显示即刻干预组(9.3%)与延期干预组(9.8%)在全因死亡、再发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住院的复合终点发生率上无显著差异(风险比0.95,95%置信区间0.65-1.40),证实延期干预策略不劣于即刻干预,为临床决策提供了关键循证依据,将优化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多支血管病变治疗策略。
心肌梗死非罪犯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即刻PCI延期PC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iFR指导心脏应激MRI指导全因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住院
心肌梗死中非罪犯病变的即刻与延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研究

背景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非罪犯病变的最佳治疗时机尚不明确。本研究有必要对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比较瞬时无波形比率(iFR)指导的即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心脏应激磁共振成像(MRI)指导的延期PCI的临床效果。

方法

本国际性、研究者发起、开放标签、随机对照试验中,成功完成罪犯病变PCI且至少存在一处非罪犯病变的STEMI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即刻iFR指导PCI组(对狭窄>50%且iFR≤0.89[正常值>0.89]的病变进行干预)或随机化后6周内延期心脏应激MRI指导PCI组。主要终点为3年随访期内全因死亡、再发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住院的复合事件。

结果

试验共纳入1146例患者(iFR组558例,MRI组588例),平均年龄63±11岁;78%为男性。iFR组556例患者中237例(42.6%)、MRI组587例中110例(18.7%)接受了非罪犯病变PCI。主要终点事件在iFR组50例(9.3%),MRI组55例(9.8%)(风险比0.95;95%置信区间0.65-1.40;P=0.81)。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iFR组145例,MRI组181例。

结论

对于成功完成罪犯病变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即刻iFR指导的非罪犯病变PCI在3年全因死亡、再发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住院的复合终点上,并不优于延期心脏应激MRI指导的PCI。(由Philips Volcano等机构资助;iMODERN临床试验注册号NCT03298659)

【全文结束】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