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内窥镜和胃镜检查ECG, endoscopy and gastroscopy | Daily Mail Online

环球医讯 / 健康研究来源:www.dailymail.co.uk英国 - 英语2025-10-25 06:36:47 - 阅读时长2分钟 - 846字
本文系统解析了三种核心医疗诊断技术:心电图通过捕捉心脏电活动变化精准识别心律失常、胸痛及心肌梗死风险;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结合X光与造影剂实现胆胰管可视化,不仅能检测结石、肿瘤及感染,还可同步实施微创取石手术;胃镜检查凭借柔性光纤设备直接观察上消化道黏膜,已成为诊断消化不良、溃疡及乳糜泻的金标准。这些检查兼具操作便捷性与诊断精准度,为心血管及消化系统疾病的早期干预建立关键依据,显著提升临床诊疗效率与患者预后质量,体现了现代医学无创/微创诊断技术的重要进步。
心电图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胃镜检查心脏病诊断胆管胰管病变检测胃部疾病诊断健康检查心肌梗死风险评估黄疸筛查活检样本获取
心电图、内窥镜和胃镜检查

心电图

心电图(ECG)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可揭示心脏节律或搏动异常。尽管无法全面反映心脏整体状况,但能为多种心脏病提供基础诊断依据,适用于以下情况:

• 胸痛、晕厥、呼吸困难或心悸症状的评估

• 动脉狭窄检测(通过运动负荷试验,即运动前后进行心电图对比)

• 个人心肌梗死风险量化评估

• 冠状动脉药物疗效监测

• 心跳过缓或过速的诊断

该检查无痛且仅需约一分钟。医护人员会在受检者手臂、腿部及胸部贴附最多12个电极,通过纸质打印件呈现测量到的电活动波形。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一种将造影剂注入胰管与胆管后进行的X光检查。胆管负责输送肝脏产生的胆汁,胰管则引流胰腺分泌的胰液,两者均开口于小肠起始段(十二指肠)。

该技术可检测胆管或胰管内的病变:包括癌症、胆结石、感染等,或定位不明原因的区域疼痛。重点筛查可能引发黄疸的胆管阻塞,并能直接实施胆管结石取出术。

检查前需禁食六小时。进入X光科后,受检者咽喉将喷洒局部麻醉剂,并接受镇静剂注射以放松状态,随后需吞咽细长光纤内窥镜。内窥镜经十二指肠进入胆囊与胰腺导管,注入造影剂后拍摄X光影像。若发现胆管结石,可通过扩张导管末端并拖拽方式取出。

镇静剂代谢通常需数小时,若已实施取石术则建议住院过夜观察。ERCP整体安全性高,但极少数案例中造影剂可能引发刺激反应,孕妇不建议接受此项检查。

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利用柔性光纤仪器(胃镜/内窥镜)观察食道、胃及十二指肠内部状况。该设备可实时拍摄黏膜图像并传输至监视器,正逐步取代传统钡餐造影成为核心诊断工具。

主要用于检测胃部、食道及十二指肠的炎症、创伤或肿瘤病变,常应用于持续性消化不良与溃疡的病因排查。目前更广泛用于从小肠上段获取活检样本,以诊断乳糜泻等免疫相关疾病。

检查时咽喉部接受麻醉喷雾,受检者在镇静状态下吞咽胃镜。医生可能向胃腔注入少量二氧化碳以获得更清晰的器官视野。标准检查约15分钟完成,镇静作用消退需数小时,但术后24小时内禁止驾驶。

【全文结束】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