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选手类固醇滥用

为增肌滥用类固醇,健美选手付出的生命代价谁来担?

作者:张熙
2025-08-19 09:35:01阅读时长2分钟929字
心血管科心血管疾病类固醇滥用健美选手心脏骤停心血管系统肝脏损伤内分泌紊乱药物副作用定期体检渐进式负重训练综合评估体系反兴奋剂条例科学健身血压升高动脉硬化激素水平失衡

2025年6月19日清晨,37岁的传统健美选手赵寒因心脏骤停在西安去世,朋友圈里她最后训练时肌肉下青筋凸起的照片,成了长期滥用类固醇的“死亡印记”。近年,像唐博涛、“壮壮”等同类悲剧不断上演,健美圈为追求极致肌肉滥用药物现象严重。健身房资深教练老张指出,自然训练与药物依赖的肌肉差异明显,心脏是主要受害器官。

类固醇滥用的健康风险全景:生理与病理的双重危机

类固醇滥用对健康危害极大。从生理危害来看,心血管系统首当其冲。202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显示,长期滥用类固醇者心肌梗死风险增加3倍。类固醇会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德国网红乔·林德纳就是典型案例,他的心脏血管硬化程度如同70岁老人。肝脏也会受到严重损伤,药物代谢对肝细胞有毒性作用,肝疾病风险提升2.5倍,赵寒腿部青筋暴起可能与肝脏功能衰竭有关。内分泌紊乱也不容忽视,激素水平失衡会引发痤疮、秃顶、情绪障碍等长期问题,还会导致心理依赖与药物成瘾的恶性循环。从赵寒的案例能清晰看到“用药—肌肉膨胀—心脏超负荷—器官衰竭”的因果链,就像医学比喻的“自行车链条拖动卡车”,心脏不堪重负。

药物滥用的隐蔽性与行业推手:欺骗与竞争的畸形生态

药物滥用极具隐蔽性。赵寒生前注射的所谓“维生素C营养针”,实际掺杂多种禁药。网络上也有很多误导信息,短视频平台博主演示将不明药剂混入蛋白粉的“增肌秘方”,把高风险药物包装成“训练辅助品”。行业竞争的畸形逻辑也是重要推手,健美赛事评委表示,自然训练难以达到比赛所需的肌肉量,为了0.5厘米的腹肌翘度,很多人依赖药物。欧美健美圈的“军备竞赛”模式更甚,选手赛前大量注射类固醇,赛后“赛后排毒”,但这只是掩盖不可逆损伤。

破局之路:从个人到行业的系统性干预

个体层面,要学会识别风险。出现肌肉异常硬化、持续性关节疼痛、情绪暴躁等症状,可能是药物副作用的早期信号,建议定期体检监测肝功能、血压等指标。同时,重构训练方案,采用渐进式负重训练计划,在营养师指导下摄入蛋白质,平衡肌肉围度与健康指标。行业监管也需强化,建立“肌肉围度 - 体脂率 - 激素水平”的综合评估体系,对超生理极限的选手进行强制医疗审查。平台应下架含药物诱导内容的短视频,要求健身博主标注“药物使用风险提示”。政策方面,要推动类固醇等药物的严格管控,扩大《反兴奋剂条例》适用范围。建立健美从业者心理干预热线,帮助药物依赖者戒断并转向安全训练模式。 赵寒葬礼上的“告别药瓶”活动,提醒我们回归健康训练理念,以生命为本,科学健身。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