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手册第三章:心房颤动
The Heartbeat Handbook Chapter 3: Atrial Fibrillation
澳大利亚英语健康医疗
2025-08-05 13:32:32阅读时长2分钟593字
心脏内部的电信号传导是个有趣的研究领域——即便瓣膜正常且冠状动脉无阻塞,异常的电信号仍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异常。
根据昆士兰大学健康生活中心(UQ Healthy Living)近期关于心房颤动的讨论,本文重点阐述该病症的常见超声心动图特征。
在心房颤动状态下,异常电信号会引发心脏上腔(心房)的不规则收缩,导致心房与心室(心脏下腔)无法协调工作,进而影响血液的有效泵送。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房颤患者都会出现典型症状,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未接受治疗的慢性患者群体中。
正常窦性心律状态下,心脏上下腔遵循1:1的传导规律,即每次心房电信号都会引发相应的心室反应。而在房颤情况下,心房产生大量异常信号,仅有部分信号能传导至心室。
这种异常传导模式会显著降低心脏泵血效率,可能造成血液瘀滞和心腔扩张。下图对比显示,房颤状态下的红色标线间心腔明显大于正常窦性心律状态。
窦性心律 心房颤动
若房颤未得到及时控制(心率持续过快),心脏的主要泵血肌肉会逐渐衰竭。下图对比显示正常心脏收缩状态与快速房颤状态下心脏泵血功能的差异。
窦性心律 心房颤动
即使通过治疗恢复了正常心律,心脏仍可能因先前损伤处于疲劳状态,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逐步恢复。下图展示某患者从房颤转复窦性心律后,心脏收缩功能尚未完全恢复的状态,但随着时间推移有望逐步改善。
窦性心律 窦性心律(既往快速房颤病史)
对于房颤患者或存在心肌损伤者,需特别注意预防血栓形成。下图即展示了心脏损伤合并血栓形成的典型案例。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