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孤独者成年后面临更高健康风险Lonely children at higher risk for this serious condition as adults

认知障碍 / 来源:nypost.com美国 - 英语2025-09-13 13:39:47 - 阅读时长2分钟 - 630字
最新研究表明童年孤独感与成年后认知衰退及痴呆风险显著相关,该研究首次揭示儿童期孤独对神经发育的长期影响机制,并发现80%Z世代存在社交孤立现象。研究者指出孤独引发的皮质醇升高、海马损伤等神经生物学变化可能永久改变大脑结构,建议通过社交技能培训、学校支持网络等早期干预措施预防认知障碍。
童年孤独成年健康风险认知功能衰退痴呆症心理健康慢性应激反应大脑结构功能改变公共卫生干预预防措施
童年孤独者成年后面临更高健康风险

如果你童年时的伙伴都是想象出来的,这个困境可能持续影响至今。

由《JAMA网络开放》期刊发表的研究显示,童年孤独不仅导致心理健康问题,更会引发成年后的认知功能衰退。研究团队首次证实,17岁前频繁经历孤独感的儿童,即便成年后摆脱孤独状态,仍存在认知能力加速衰退和罹患痴呆症的更高风险。

这项发现具有重要警示意义:当前80%的Z世代青年自述存在孤立感,比例是老年人的两倍,而新生代Alpha群体在"孤独流行病"背景下建立新友谊的困难持续加剧。此前研究已表明童年孤独者成年后出现精神病性发作的概率增加117%。

研究人员认为,孤独儿童常采用不良应对机制缓解情绪痛苦,这种代偿行为可能通过影响神经发育进而损害成年认知表现。孤独引发的慢性应激反应会升高皮质醇水平,造成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海马体损伤,并诱发氧化应激和免疫失调,这些神经生物学变化可能永久性改变大脑结构与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成人孤独与认知衰退的关联已被证实——美国研究显示自述孤独者的脑皮质淀粉样蛋白沉积水平更高,而2017年研究证实孤独抑郁的单身者患痴呆风险比幸福伴侣群体高60%。世界卫生组织特别指出,孤独对健康的危害相当于每日吸食15支香烟。

研究团队建议实施系统性预防措施,包括创造社交机会、培养社交技能、构建学校社区支持网络,以及提供专门针对儿童孤独的心理健康服务。该研究为全球首个揭示童年孤独与认知衰退直接关联的科学报告,为公共卫生干预提供了关键理论依据。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