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治疗
在STEMI患者药物再灌注治疗中,辅助抗凝血酶和抗血小板治疗具有关键作用。普通肝素(UFH)虽为传统抗凝血酶,但其药代动力学和实际应用存在多重已知限制。Braunwald、Antman等学者通过ExTRACT-TIMI 25试验(纳入超过20,000例接受纤溶治疗的STEMI患者)证实,低分子量肝素(LMWH)依诺肝素(ENOX)作为辅助治疗,在预防死亡或复发缺血事件方面显著优于UFH。
2007年发表的多项亚组分析显示,与UFH相比,ENOX可延迟心肌梗死复发时间,改善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预后(图3)。在同时使用氯吡格雷的患者中,ENOX显著降低死亡、复发心肌梗死、心肌缺血或卒中复合终点发生率,出血风险仅轻微增加且无统计学差异(图4)。这些研究证实,对于接受PCI治疗或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纤溶后患者,ENOX均优于UFH。
ExTRACT-TIMI 25研究中,女性患者基线风险更高且短期死亡率增加。按性别分层分析显示,女性使用ENOX作为纤溶辅助治疗时,相对风险降低幅度与男性相当,但绝对风险降低幅度更大。
为评估ENOX策略、早期ST段回落与临床结局的关系,研究者分析了ExTRACT-TIMI 25中3,208例患者的基线和180分钟心电图数据。结果显示,ENOX通过预防纤溶后血管再闭塞改善预后,而非促进初始再通。
研究还发现,STEMI临床试验与常规实践患者的结局存在地区差异。通过比较ExTRACT-TIMI 25试验数据(25国109中心纳入3,726例)发现,注册登记患者基线风险更高(既往心脏事件更复杂、合并症更多)。校正基线风险后,患者所在国人均国民收入不再影响住院死亡率预测。
关于纤溶剂选择对ENOX疗效的影响,ExTRACT-TIMI 25数据显示,无论使用链激酶还是纤维蛋白特异性纤溶剂,ENOX策略均优于UFH,提示ENOX选择不受纤溶剂类型影响。
Antman、Braunwald等学者近期对十年临床试验数据的荟萃分析显示,与年轻患者相比(n=123,568),老年患者(n=24,531)接受纤溶和抗凝治疗后死亡率和不良事件风险增加3-4倍。该分析中9项试验定义老年为≥75岁,2项研究定义为>65岁或≥70岁。
史密斯医生:我是Sidney Smith,身旁是布里格姆妇女医院塞缪尔·莱文心脏中心负责人、哈佛医学院医学教授Elliott Antman医生。我们讨论的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最初24小时"。
Elliott,让我们从您主持会议的第一场报告开始。Robert Wilcox医生讨论了"纤溶治疗:2007"。当前还有纤溶治疗的必要吗?
Antman医生:尽管人们对STEMI患者的直接PCI治疗充满兴趣,但美国大多数STEMI患者目前仍接受纤溶治疗。
史密斯:用纤溶治疗的医院比用PCI的多吗?
Antman:这是动态变化的数据。NRMI注册研究虽未更新最新年度数据,但农村医院仍在使用纤溶治疗,因此该方法对STEMI患者仍有重要意义。
史密斯:目前再灌注治疗覆盖率如何?整体治疗效果怎样?
Antman:较以往有所改善,但仍有约20%的STEMI患者未接受再灌注治疗,这远未达到理想水平。
史密斯:纤溶治疗技术是否已达瓶颈?未来进展是来自纤溶剂本身还是辅助治疗?
Antman:我们已从非纤维蛋白特异性试剂(如链激酶)发展到当前相对特异的试剂。自开发单次给药形式后,纤溶治疗再无重大进展。这些制剂与tPA相比未必更优,但使用更便捷。真正突破可能在支持纤溶策略的抗凝治疗领域。
史密斯:您对纤溶治疗时间窗的研究有重要贡献。请谈谈这个关键问题?
Antman:"时间即心肌"是核心原则,无论是药物还是介入再灌注策略。尽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可挽救更多心肌。血栓成熟时间越长,纤溶剂效果越差。
症状出现后3小时内为最佳时间窗,此时纤溶与直接PCI在降低死亡率方面效果相当。超过3小时后,PCI成为更优选择,因其更能有效挽救心肌。目标应是迅速将患者送达药物再灌注场所,或建立快速转运至PCI中心的机制。
史密斯:还有哪些重要时间节点需要注意?
Antman:2004年STEMI指南强调:门-针时间30分钟、门-球时间90分钟。关于转运决策,纤溶与PCI疗效平衡存在约1小时的"转移宽容期"。但需个体化判断,如年轻前壁心梗患者转移时间可能仅50分钟,而高龄小面积下壁心梗患者可达120分钟。
史密斯:谈谈促进PCI策略?对大面积前壁心梗患者应直接转运还是先给予纤溶?
Antman:促进PCI理论上有优势,但现有数据显示直接PCI显著优于促进策略。ASSENT-4 PCI研究显示两组治疗时间差异不足,且促进组抗血小板治疗不足,可能影响疗效。目前不应常规给予全剂量纤溶剂尝试促进PCI,部分剂量联合抗凝治疗的效果仍需研究。
史密斯:抗凝治疗领域有何进展?
Antman:抗凝包含抗血小板和抗凝血酶治疗。基础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已证实对STEMI患者有益,尤其在支架植入和纤溶治疗患者中可预防血管再闭塞。
抗凝剂包括肝素、依诺肝素、磺达肝癸钠和比伐芦定。前三种证据充分,比伐芦定在STEMI中仍在研究。
史密斯:关于氯吡格雷负荷剂量的争议?COMMIT研究未用负荷剂量,CLARITY研究则有使用。
Antman:负荷剂量很重要。COMMIT研究未设负荷剂量(仅每日75mg),因其纳入各年龄患者(包括老年人);CLARITY研究对75岁以下患者设300mg负荷剂量。目前年轻患者可用300mg负荷,但老年患者尚无明确推荐。
史密斯:COMMIT研究在中国进行,涉及40,000例患者,如何评估其对北美医疗系统的适用性?
Antman:尽管存在医疗系统差异,但大规模国际重复研究不现实。只要试验设计良好、数据可靠,就可合理外推至北美患者。
史密斯:随着STEMI指南推动,再灌注治疗取得进步。ACC.07会议上D2B项目和再灌注药理学研究进展显示前景光明,前提是患者能及时识别症状就医。
Antman:患者教育仍是重大挑战,需要持续帮助公众认识症状并及时就医。
史密斯:希望我们能实现这一目标。Elliott,感谢今日参与ACCEL访谈。
Antman:荣幸之至。
指南引用
Antman EM, Anbe DT, Armstrong PW, 等. ACC/AHA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管理指南(执行摘要). 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实践指南工作组报告. J Am Coll Cardiol 2004;44:671-719.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