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周四透露,肠道细菌已与世界上最常见的心脏病相关联。肠道健康与其他身体部位的联系日益增多。
朱莉娅·穆斯托 纽约报道
生活在肠道中的十余种微生物已与冠状动脉疾病相关联。约1800万美国人和全球2.5亿人患有此病,该病由可能导致心脏病或中风的动脉阻塞引起。冠状动脉疾病每年在全球造成近2000万人死亡。
新发现建立在多年研究基础上,这些研究证实心脏健康与肠道健康之间存在联系。研究还发现,肠道同时影响大脑、免疫系统和新陈代谢的健康状况。
先前研究表明,肠道细菌促进了冠状动脉疾病的进展,但未关注涉及的具体细菌种类。"我们已从识别'哪些细菌生活在其中'进展到揭示它们在心脏-肠道联系中的实际作用,"韩国首尔成均馆大学基因组学家金汉娜博士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这项新研究比较了14名患者的粪便样本与28名健康参与者的样本,发现15种细菌物种与冠状动脉疾病相关。在这15种细菌中,7种在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体内"显著更丰富",8种与无病者相比"显著减少"。
"变色龙"细菌
对微生物的进一步分析表明,通常"友好的"肠道细菌可能在不健康肠道环境中对个人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并以不同方式发挥作用,这取决于微生物所处的肠道环境是否健康。
例如,过去的研究发现,与冠状动脉疾病相关的某些产孢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细菌水平降低。但新研究发现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体内其他类型毛螺菌科细菌水平更高——表明该菌群的存在在不同患者中可能有利有弊。金汉娜博士表示,毛螺菌科"可能是肠道中的'变色龙'"。
"目前最大的未解问题是哪些菌株是治愈者,哪些是麻烦制造者,"她指出。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的数据,2022年冠状动脉疾病是美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导致371,506人死亡。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