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脑疾病的影响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Brain Disease | American Brain Foundation

环球医讯 / 认知障碍来源:www.americanbrainfoundation.org美国 - 英语2025-09-30 01:28:28 - 阅读时长3分钟 - 1488字
最新研究揭示全球气温与湿度上升正显著加剧中风、偏头痛、脑膜炎、癫痫、多发性硬化症、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病及帕金森病等脑疾病症状,脑部温度调节功能在超出20-26摄氏度适应范围后易发生认知障碍;《柳叶刀·神经病学》报告显示神经系统疾病已影响全球43.1%人口,致残率较1990年上升18%,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被证实与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密切相关,科研人员正通过环境干预研究推动预防策略制定,强调个体与政府层面协同应对极端天气对脑疾病患者的健康威胁。
气候变化脑疾病中风偏头痛脑膜炎癫痫痴呆症多发性硬化症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健康影响预防措施研究
气候变化对脑疾病的影响

2024年8月6日 — 阅读需5分钟

随着全球气温和湿度上升,一项新研究揭示了气候变化如何影响脑疾病症状。

谈及气候变化,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天气模式的重大改变。但您是否知道气候变化同样会影响脑疾病?

尽管我们对部分影响已有认知,仍需更多研究来深入理解气候变化与脑疾病之间的关联。关于脑疾病环境影响的研究越充分,我们就能采取更多预防措施来减轻其负面影响。

气候变化如何影响脑疾病?

一项新研究将气候变化与特定脑疾病症状恶化联系起来。随着气温和湿度升高,中风、偏头痛、脑膜炎、癫痫、多发性硬化症、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病症可能加重。

面对环境变化,大脑负责调节人体机能。例如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大脑会触发排汗反应并提示我们移至凉爽区域。

大脑神经元在特定温度范围内功能最佳。人类进化使我们通常在68至78.8华氏度(20至26摄氏度)及20%至80%湿度范围内感到舒适。

当前大脑已接近该范围上限运转,气候变化导致温湿度持续攀升时,大脑将难以调节体温甚至开始功能紊乱。事实上,热射病的经典定义即核心体温超过104华氏度(40摄氏度),伴随认知功能障碍如意识模糊或思维困难。

极端温度、大幅温差以及热浪、洪水和风暴等天气事件会恶化神经系统疾病。随着气温上升,痴呆症住院人数增加、癫痫患者发作控制恶化、中风发病率及死亡率上升、多发性硬化症症状加重等现象日益显著。

尽管部分脑疾病病例存在遗传因素,我们仍在探索其他病因和风险因素。研究人员正调查空气污染、环境毒素、农药及工业清洁剂中的化学物质、受污染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特定脑疾病发病风险。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通过规避或减少接触这些因素,预防或延缓脑疾病发展。

脑疾病的全球流行现状

如同气候变化具有全球性影响,脑疾病同样波及全球。《柳叶刀·神经病学》近期发布的研究显示,超过三分之一人口受神经系统疾病影响,使其成为全球致病与致残的首要原因。

基于全球疾病负担、伤害与风险因素研究(GBD)2021年数据,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残疾、疾病和早逝总量(即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s)较1990年上升18%,问题日益严峻。

2021年,34亿人受神经系统疾病影响——占全球人口43.1%——相关死亡达1110万例。研究表明这些疾病长期未获充分重视,发病率持续攀升,且在地理分布和社会经济层面存在不均衡现象。

以研究引领未来行动

气候变化问题令人忧惧,个体可能感觉难以产生实质性影响。但唯有深入研究环境因素及其对脑疾病的作用机制,才能取得进展并制定预防措施。每一份努力都至关重要,美国脑基金会致力于支持脑疾病各领域的研究。

新一代研究基金获得者Brittany Krzyzanowski博士正研究空气污染作为帕金森病主要风险因素的关联。高污染水平与帕金森病及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显著相关,但机制尚不明确。Krzyzanowski博士的项目将深化理解该关联,推动环境治理并减少高污染地区健康不平等现象。

另一位基金获得者Jill Goslinga医学博士、公共卫生硕士正在探究空气质量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关联。由于ALS影响呼吸系统,空气污染等直接影响肺部的因素会加剧呼吸困难及症状恶化。Goslinga博士的研究将追踪不同人群(包括不同社会经济阶层和地理区域)接触野火烟雾后的健康变化轨迹。

研究揭示了当大脑超出进化适应边界时可能发生的后果。尽管主要缓解措施需在政府与国际层面实施,我们仍能在小范围产生影响:帮助脑疾病患者认知环境因素,极端天气期间降低风险,并持续资助研究以支持防治努力、攻克脑疾病。

【全文结束】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