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前可能出现的6个痴呆症早期征兆及就医时机
除记忆丧失外的其他早期信号
尽管记忆衰退是认知障碍最广为人知的症状,但最新研究表明,情绪解读能力下降可能成为新的早期预警信号。即使出现轻微认知功能下降,这种能力也可能受损。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5700万人受痴呆症影响,且该病症已成为全球主要致死原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健康问题与晚年痴呆症发展存在关联。
六大早期征兆解析
1. 记忆问题
作为最常见的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症主要类型)首发症状,表现为近期事件回忆困难、物品遗失、人物/物品名称遗忘等症状。随病情进展,这些症状将逐步影响日常生活,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显著困扰。
2. 情绪误解
大脑负责识别面部表情和声调的区域受损,可能导致情绪解读障碍。法国研究显示,认知问题显现前,对负面情绪(恐惧、愤怒)的识别能力会显著下降,但快乐表情识别能力维持较久。这种情绪解读障碍可能是早期脑损伤信号。
3. 心理健康问题
法国研究发现,患有情绪障碍或焦虑症者患痴呆风险增加两倍,多种心理健康问题叠加更显著增加患病风险。抑郁与痴呆症存在双向关联,需引起高度重视。
4. 混乱定向障碍
早期阶段可能出现熟悉环境迷路现象(如日常行走或驾驶),以及决策和问题解决能力下降。
5. 语言沟通障碍
大脑语言中枢受损可能导致词汇寻找困难、替代用词现象(如用"切食物的东西"代替"刀")及语序混乱。英国阿尔茨海默症协会指出,额颞叶痴呆患者可能更早出现语言功能障碍。
6. 性格行为改变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情绪波动(焦虑、悲伤或易怒)及社交退缩等行为改变都是重要预警信号。患者可能表现出对他人心情漠不关心,或出现不适当行为。
就医建议
人类认知能力通常在60-65岁达到顶峰,此后自然衰退属于正常现象。但若持续观察到上述任一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需注意的是,个体差异显著,出现这些症状不必然意味着确诊痴呆症。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