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麦大学分子医学系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中风最严重的后果之一:大脑“电缆”——即所谓的神经纤维——的损伤,这会导致永久性的功能障碍。该研究基于位于南丹麦大学的丹麦脑库的独特组织样本,可能为帮助大脑自我修复的新治疗方法铺平道路。
大脑尝试修复损伤
中风发生时,部分大脑的血液供应被阻断,导致脑损伤。受伤后,大脑会尝试通过重新建立神经纤维的绝缘层——即髓鞘——来修复受损的神经纤维。不幸的是,修复过程往往只能部分成功,这意味着许多患者会经历持久的身体和精神功能损害。据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凯特·吕克·兰伯特森教授(Professor Kate Lykke Lambertsen)表示,大脑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
我们需要找到方法,帮助细胞即使在困难条件下也能完成它们的工作。
研究人员因此专注于研究炎症条件如何阻碍重建过程。研究确定了一种特定类型的脑细胞在此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些细胞致力于重建髓鞘,但炎症条件通常会阻止它们的努力。
研究人员如何利用脑库样本
凯特·吕克·兰伯特森教授解释说:“利用脑库样本,我们可以精确绘制哪些大脑区域在修复过程中最为活跃。”
这种映射使研究人员能够分析来自丹麦脑库的组织样本,更深入地了解控制大脑自我修复能力的机制。
通过先进的染色技术,即免疫组化,研究人员能够检测到在受损脑区重建髓鞘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的特定细胞。
样本被分析以区分不同的脑区,包括梗死核心(受损最严重的区域)、周边梗死区(周围组织,其中重建活动活跃)和看似未受影响的组织。
分析结果提供了关于修复细胞积累及其活动变化的见解
分析结果显示了修复细胞在何处聚集,以及它们的活动如何因性别和中风后的时间而异。
女性和男性的反应不同
研究的一个有趣发现是,女性和男性的大脑对损伤的反应不同。
凯特·吕克·兰伯特森教授表示:“这些差异强调了未来治疗应更具针对性,并考虑到患者的性别和个体需求的重要性。”
在女性中,炎症条件似乎会阻止细胞修复损伤,而男性则有稍强的能力启动修复过程。这一差异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女性在中风后往往面临更大的困难。
丹麦脑库在南丹麦大学的关键作用
该研究的作者强调,如果没有位于南丹麦大学的丹麦脑库,这些发现是不可能实现的。该收藏由人体组织样本组成,用于详细了解脑疾病。
有了这一资源,研究人员可以研究像中风这样的疾病的机制,并开发新的治疗策略。
来源:南丹麦大学健康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Raffaele, S., et al. (2024). Characterisation of GPR17-expressing 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s in human ischaemic lesions and correlation with reactive glial responses. The Journal of Pathology. doi.org/10.1002/path.6381.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