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猫和其他宠物真能改善你的健康吗?
宠物可以增进健康——但前提是与动物建立牢固关系。
我们第一个孩子10岁时养了第一只狗。一位当教师的朋友告诉我,这是孩子养宠物的完美年龄。“当杰克不再愿意拥抱你时,他可以把双臂环抱在狗身上,”他说。
我花了一会儿才接受朋友提醒我孩子正在成长的事实,但立刻理解了他的洞察力。心爱的动物能让一切感觉更好,而我们大多数人坚信宠物让我们更健康。
然而,人与动物互动的科学研究在宠物对身心健康益处方面得出混杂结果。例如,根据研究不同,养宠物的人抑郁可能性可能更低或更高。专家表示,这种摇摆可能是因为:对某些主人而言,宠物起到 calming influence(镇静作用)和情感支持;但在其他情况下,研究可能纳入更多原本心理状态不佳、试图通过养宠物改善情绪的人群,随后将这些参与者归类为抑郁症患者。
养狗 consistently(始终)与更高水平的体力活动相关,这无疑归功于遛狗带来的运动,同时也具有社交益处。该领域最早的研究之一发表于1980年,发现因心脏病或冠状动脉疾病住院的人若拥有宠物,次年存活率更高;研究者怀疑遛狗带来的体力活动部分促成了这一结果,尽管其他类型宠物也显示出类似效果。2019年发表在《循环:心血管质量与结果》期刊上的一项多研究分析显示惊人结果:养狗与死亡风险降低24%相关。但当其他研究者用更多变量调整后重新计算数据,这一益处几乎消失。
“宠物不是医疗干预手段;它们是一种关系。”——杰西卡·比博,老年学家
体力活动史是潜在干扰因素。“如果你本身活跃或渴望活跃,就更可能养狗,”塔夫茨大学卡明斯兽医学院发展心理学家梅根·穆勒表示,“一旦养了狗,它们可能激励你更积极活动。”
正因如此,最新研究正深入挖掘人与动物互动的细微差别以解决这些问题。“宠物不是医疗干预手段;它们是一种关系,”克利夫兰本杰明·罗斯老年学研究所研究人与动物互动的老年学家杰西卡·比博指出。穆勒表示,这种关系的质量(如依恋程度和社会支持感)比单纯家中是否有宠物更能预测积极结果:“我们正试图分离能促进这些积极关系的因素,以便帮助人们。”
精心设计的治疗动物随机对照试验和实验室实验提供了一些线索。2025年一项研究让43名狗主人执行压力任务(如公开演讲),部分人有宠物在场。宠物在场者的皮质醇(一种压力下升高的激素)峰值较低。另一项针对约90名社区中心老年人的研究,随机分配一半人照料笼中五只蟋蟀(没错,就是蟋蟀!)八周,所有人获得相同健康维护建议。照料昆虫者相比对照组,在心理健康和认知健康方面显示出一定改善。
比博表示,对老年人而言,照料宠物能增添生活目标感,尤其在健康衰退时。作为工作的一部分,比博正尝试将宠物护理纳入医疗决策。人们常会更好地照顾自己以确保能照料心爱动物,比博解释道。
穆勒认为,受控环境中观察到的积极效应——如皮质醇水平和心率降低——可能延续至真实养宠生活,尽管现实更为复杂。如同人际关系,与动物建立强烈积极纽带似乎是带来健康益处的关键因素之一(尽管此处结果仍有混杂)。宠物无疑为许多人提供社会和情感支持,猫狗趴在膝上的物理接触也具健康成分。额外优势在于宠物被视为非评判性存在。“宠物不会对你施加严厉关爱,”穆勒说。
对青少年而言,这尤为实用(朋友所言非虚)。穆勒的研究聚焦该年龄段,她指出宠物充当“帮助年轻人过渡到自主性的桥梁”。
但不应过度期待。比博强调,即便治疗动物也只是辅助而非解决手段。穆勒表示,我们不能指望宠物治愈严重心理健康问题,但她问道:“养狗或其他宠物能否帮助我们建立积极应对焦虑的 coping skills(应对技能)?”她认为这非常可能。
人们强烈相信宠物提升生活质量,这种信念能间接影响健康。2025年,经济学家利用受控变量的英国大型数据集评估:宠物主人认为需多赚多少钱才能获得宠物带来的同等生活满意度?结论是:高达9万美元年收入。这笔钱足以购买数十台跑步机或多次放松的热带度假。英国肯特大学合著者阿德琳娜·格桑德特纳表示:“宠物对我们有益吗?我们得以给出响亮肯定的答案。”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