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肿 - 症状与病因 - 妙佑医疗国际Intracranial hematoma - Symptoms and causes - Mayo Clinic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www.mayoclinic.org美国 - 英语2025-08-13 00:09:54 - 阅读时长4分钟 - 1703字
颅内血肿是指颅骨内血液积聚,通常由脑血管破裂或头部创伤引发。症状可能立即出现或延迟数周,包括头痛、呕吐、嗜睡甚至昏迷。该病症具有生命危险,需紧急治疗,常见类型包括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和脑内血肿。高危因素包括头部撞击、服用抗凝药及高血压。预防措施包括佩戴头盔和系安全带。
颅内血肿健康症状病因头部创伤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风险因素预防
颅内血肿 - 症状与病因 - 妙佑医疗国际

概述

颅内血肿是指颅骨内血液积聚。血液可能在脑组织或颅骨下方积聚,压迫大脑。通常由脑血管破裂引起,也可能因车祸或跌倒导致的头部创伤所致。

某些头部创伤,如仅导致短暂意识丧失的情况,可能较为轻微。然而颅内血肿具有潜在致命性,通常需要紧急治疗,可能包括清除血液的手术。

症状

颅内血肿的症状可能在头部创伤后立即出现,也可能延迟数周甚至更长时间才显现。头部受伤后可能会出现无症状期(称为清醒间隔期)。

随着对大脑的压迫增加,可能出现以下部分或全部症状:

  • 头痛持续加剧
  • 呕吐
  • 嗜睡和渐进性意识丧失
  • 头晕
  • 混乱
  • 瞳孔大小不一
  • 含糊不清的言语
  • 伤侧对侧身体运动丧失(瘫痪)

随着更多血液填充大脑或大脑与颅骨之间的狭窄空间,可能出现:

  • 极度困倦或迟钝
  • 癫痫发作
  • 意识丧失

何时就医

颅内血肿可能危及生命,需要紧急治疗。

头部遭受撞击后,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 意识丧失
  • 持续不退的头痛
  • 呕吐、虚弱、视力模糊、站立困难

如果头部撞击后未立即察觉症状,应留意身体、精神和情绪变化。例如,某人头部受伤后看似清醒但能说话,随后陷入昏迷,应立即就医。

即使自我感觉良好,也要请他人观察自己。头部撞击后的记忆丧失可能让你忘记撞击事件。告知他人可能使其更可能识别预警信号并寻求医疗帮助。

病因

颅内血肿最常见的原因是头部创伤。导致颅骨内出血的头部创伤可能源于机动车或自行车事故、跌倒、袭击和运动伤害。

如果您是老年人,即使轻微头部创伤也可能导致血肿。特别是如果您正在服用抗凝血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时。

头部创伤即使没有开放性伤口、瘀伤或其他明显损伤,也可能导致颅内血肿。

不同类型的血肿导致脑部出血的机制不同。主要有三种类型: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和脑内血肿。脑内血肿也称为脑实质内血肿。

硬膜下血肿

当脑部与覆盖大脑的三层保护膜最外层(硬脑膜)之间血管破裂时,就会发生硬膜下血肿。渗出的血液形成压迫脑组织的血肿。逐渐增大的血肿可能导致渐进性意识丧失,甚至死亡。

硬膜下血肿可分为:

  • 急性:最危险的类型,通常由严重头部创伤引起,症状通常立即出现。
  • 亚急性:症状发展需要时间,有时在头部创伤后数天或数周出现。
  • 慢性:由较轻微的头部创伤引起,可能导致缓慢出血,症状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才显现。您可能不记得头部受伤。例如,坐进汽车时撞头可能导致出血,特别是如果您正在服用抗凝血药物。

所有三种类型都应在症状出现时立即就医。及时医疗护理可防止永久性脑损伤。

硬膜外血肿

当硬脑膜外表面与颅骨之间的血管破裂时,就会发生硬膜外血肿。血液在硬脑膜和颅骨之间泄漏形成压迫脑组织的肿块。硬膜外血肿最常见的原因是头部创伤。这种类型也称为颅外血肿。

一些硬膜外血肿患者保持清醒。但大多数人从受伤那一刻起就会变得嗜睡或陷入昏迷。影响脑部动脉的硬膜外血肿若不及时治疗可能是致命的。

脑内血肿

当血液在脑组织内积聚时,就会发生脑内血肿。脑内血肿也称为脑实质内血肿。病因包括:

  • 头部创伤,可能导致多个脑内血肿
  • 脑血管瘤破裂
  • 先天性动静脉连接异常
  • 高血压
  • 肿瘤
  • 某些疾病可能导致脑内突然出血

风险因素

颅内血肿可由头部创伤引起。增加严重头部创伤风险的活动(如不戴头盔骑摩托车或自行车)也会增加颅内血肿风险。

硬膜下血肿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以下人群风险更高:

  • 每日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抗凝血药物
  • 患有酒精使用障碍

某些情况也可能增加脑内血肿风险。包括先天性动静脉连接异常和脑动脉瘤(脑血管异常扩张)。高血压、肿瘤和某些疾病也会增加风险。

预防

为预防或减轻可能导致颅内血肿的头部创伤:

  • 佩戴头盔并确保儿童佩戴头盔。在任何可能导致头部受伤的活动中,应佩戴合适且正确贴合的头盔。包括进行接触性运动、骑自行车、骑摩托车、滑雪、骑马、滑冰、滑板和单板滑雪。
  • 系好安全带并确保儿童系好安全带。每次驾驶或乘坐机动车辆时都应如此。
  • 保护幼儿。始终使用正确贴合的汽车座椅。垫好柜台和桌缘,封闭楼梯通道,将重家具或电器固定到墙上以防止倾翻。防止儿童攀爬不安全或不稳固的物体。在楼梯上安装安全门,在窗户上安装防护装置。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