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症风险老年人出现空间定向障碍Impaired spatial orientation found in older adults at risk for Alzheimer’s disease

环球医讯 / 认知障碍来源:www.news-medical.net德国 - 英语2025-09-04 14:51:57 - 阅读时长3分钟 - 1346字
德国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通过虚拟现实实验发现,存在主观认知衰退(SCD)的老年人在无视觉参照的虚拟环境中路径整合能力显著下降。该研究通过102名老年受试者的对照实验,揭示SCD患者的定向障碍源于内侧内嗅皮层的认知功能障碍而非运动差异,数学建模证实其存在"记忆泄漏"现象。研究成果为阿尔茨海默症早期诊断提供了新型生物标志物,并可能应用于临床药物试验评估。
阿尔茨海默症老年人主观认知衰退空间定向障碍路径整合能力早期诊断药物研发临床应用
阿尔茨海默症风险老年人出现空间定向障碍

德国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DZNE)的最新研究表明,因阿尔茨海默症而存在痴呆风险的人群可能出现空间定向能力障碍。通过对约100名老年人开展虚拟环境定位实验发现,具有"主观认知衰退"(SCD)特征的参与者表现明显弱于对照组。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差异在常规认知测试中并未显现。这项发表于《科学进展》的研究成果可能为开发更灵敏的检测方法提供方向,特别是在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诊断和药物研发领域。

所谓"主观认知衰退"是指个体主观感受到记忆力减退,但标准认知测试未发现客观损害的现象。该研究中心马格德堡分部的Thomas Wolbers教授指出:"已有研究证实SCD人群后续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更高,因此推测SCD可能代表该疾病的临床前期阶段。"

创新性研究方法

该研究团队采用突破性实验设计检测认知功能,与来自美国和捷克共和国的研究人员合作,重点观察"路径整合"能力。这种基于本体感知和运动感知的空间定位能力,依赖于大脑内侧内嗅皮层的特殊神经回路。Wolbers教授形象地比喻:"这些神经元就像我们大脑中的内置指南针。"值得注意的是,阿尔茨海默症病理改变往往最先影响这一脑区。

无参照物实验环境

实验招募了102名55-89岁老年人,其中30人存在SCD症状。所有参与者常规认知测试均在正常范围。实验采用虚拟现实头盔,营造出无任何视觉参照的无限平原环境。地面纹理设计使参与者能感知运动轨迹,但缺乏标志性参照物。第一作者Vladislava Segen博士解释:"这种设置迫使受试者完全依赖大脑导航系统,正是我们想要检测的能力。"

脑内指南针测试

实验要求参与者追踪悬浮球体的曲线轨迹,到达终点后需返回起始点并标定位置。通过手持控制器操作虚拟指针,参与者还需重新定位初始行进方向。每轮实验包含两个停靠点,实际行走距离约6米,每位参与者完成约70次试验。Segen博士指出:"这种设计使我们能获得大量运动轨迹和定向精度数据。"

SCD群体表现差异

数据分析显示,尽管存在年龄相关差异(年长者普遍误差较大),SCD组的整体表现显著劣于对照组。Segen博士强调:"这种定向障碍并非源于运动特征差异,如行走速度或低头频率,而是纯粹的认知功能障碍。"

数学建模揭示机制

通过复杂数学模型分析,研究团队发现SCD患者的"记忆泄漏"现象——大脑在连续更新空间位置时难以维持先前位置的记忆。这种现象与内侧内嗅皮层的功能障碍密切相关。Segen解释:"这就像翻页动画的记忆序列断裂,网格细胞构成的神经回路受损导致空间记忆的不稳定性。"

临床应用前景

该脑区包含网格细胞,其神经回路具有类似坐标系的功能。已有研究显示这些回路存储着连续的位置记忆序列。Wolbers教授展望:"路径整合测试可作为临床试验的补充评估指标,特别是在新药研发中观察神经保护效应。长远来看,经过优化的测试方案可能进入临床常规应用,但需要进一步简化操作流程并与生物标志物(如脑脊液/血液标志物)进行关联验证。"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