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文化重拾"酷"吸烟风潮 Z世代青年正密切关注Pop culture embraces smoking as 'cool' again — and Gen Z youth are watching

环球医讯 / 健康研究来源:www.yahoo.com美国 - 英语2025-11-17 02:08:52 - 阅读时长4分钟 - 1552字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24年数据,Z世代青少年吸烟率创历史新低,但专家警告流行文化中吸烟"酷"风潮正在复兴;社交媒体网红推广使青少年面临复吸风险,@Cigfluencers等账号展示大量名人吸烟影像,斯坦福大学研究显示接触烟草内容的青少年更易尝试吸烟;专家指出电子烟使用率上升可能成为烟草吸烟跳板,长期吸烟将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健康问题,呼吁通过公共场所禁烟、提高烟草税等措施巩固公共卫生成果。
健康Z世代流行文化酷吸烟风潮公共卫生烟草使用电子烟青少年吸烟风险禁烟措施
流行文化重拾"酷"吸烟风潮 Z世代青年正密切关注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主要由初高中学生组成的Z世代在2024年报告了有记录以来最低的吸烟率,但这一趋势可能面临危机。

"总体而言,美国吸烟率下降至约11.9%,是过去20年取得的重大公共卫生成功,"纽约医学院医学院长兼肺科专家尼尔·W·施卢格博士向福克斯新闻数字版表示。

然而部分专家担忧,"酷"风潮可能卷土重来,使新一代青少年染上吸烟习惯。

施卢格指出,某些群体中正出现重新美化香烟吸烟的动向。一个名为@Cigfluencers的Instagram账号向超过8.3万名关注者发布名人吸烟照片。

"吸烟超酷!"一则关于萨布丽娜·卡彭特在洗手池前吸烟的煽动性图片配文写道,"此外,吸烟=酷。"在@Cigfluencers上展示吸烟行为的名人还包括本·阿弗莱克、杰里米·艾伦·怀特和娜塔莉·波特曼等人。

"网红可能受营销资金影响,尤其当渠道在年轻人中流行时(如社交媒体),更容易吸引年轻群体,"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医学系教授朱迪思·J·普罗查斯卡博士表示,其研究聚焦烟草依赖有效治疗方案。多项研究表明,观看吸烟相关内容的青少年更可能未来使用烟草产品,而在社交媒体接触烟草内容会放大此类风险。

"对从流行文化和名人网红获取行为参照的青少年而言,这种矛盾信息既令人困惑又危险,他们极易误判吸烟的普遍程度,"无烟草青年运动组织首席执行官罗宾·科瓦尔在官网新闻稿中强调。

近期《英国医学杂志》刊发的评论文章指出,吸烟正经历"流行文化复兴",这对公共卫生而言是"令人不安的历史倒退"。文章称:"吸烟风险的常态化正在重燃香烟与'酷'的有害文化关联,青少年对此尤为脆弱。"

美国肺脏协会数据显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约三分之一高中生吸烟,如今该比例已降至3%以下。"追踪青少年及年轻成年人趋势更为困难,因他们较少参与调查且行为易变,"美国外科医师学会癌症委员会副主席、耶鲁医学院胸外科主任丹尼尔·J·博法向福克斯新闻数字版说明,"现有信号表明Z世代烟草吸烟率远低于早期世代。"

但他指出约8%的Z世代青少年使用电子烟,"这很关键,因我们尚未知悉电子烟的长期影响,部分年轻人可能从电子烟转向烟草吸烟。"普罗查斯卡补充道,2019年电子烟使用率激增主要源于JUUL品牌的流行,其高尼古丁含量、隐蔽设计、受青少年欢迎的口味及吸引人的营销策略对青年群体产生强烈影响,且随着青少年步入成年期,电子烟在年轻成年人中亦呈上升趋势。

博法强调:"90%以上长期吸烟者始于18岁前。青少年时期吸烟的严重健康后果需数十年才显现,这使人更易忽视警告。"长期吸烟时,吸入的燃烧烟草与纸张会损伤肺部气囊(即促进氧气与二氧化碳交换的肺泡),可能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梅奥诊所指出。

健康专家警告,吸烟还会增加癌症风险。人体虽会产生可能癌变的突变细胞,但健康免疫系统通常能清除这些细胞;而吸烟时有毒物质进入体内抑制免疫系统,使突变细胞得以增殖癌变。普罗查斯卡提醒,重复暴露还会提升口腔健康问题、妊娠危害、性功能障碍乃至心理健康风险。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出,吸烟亦是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脏主血管)、外周血管疾病以及心梗和中风的风险因素。

"美国烟草使用率下降是公共卫生的重大进步,我们应警惕倒退,"施卢格表示。为巩固成果,该医生主张在公共场所实施禁烟令、提高烟草税、增加戒烟项目资金,并严厉打击向未成年人非法广告和销售行为。

【全文结束】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