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利夫兰,俄亥俄州——根据一项新的初步研究,长期使用常用于改善睡眠问题的褪黑激素补充剂可能带来意外的心脏健康风险。
研究发现,与未服用褪黑激素的人群相比,患有慢性失眠并持续使用褪黑激素一年或更长时间的成年人,被诊断出心力衰竭、因此住院或死于任何原因的风险显著升高。
该研究主要作者、纽约布鲁克林SUNY唐斯泰特/金斯县初级护理内部医学首席住院医师埃肯迪利丘库·恩纳迪在声明中表示:“褪黑激素补充剂可能并不像通常假设的那样无害。如果我们的研究结果得到证实,这将影响医生向患者提供助眠剂建议的方式。”
研究人员利用TriNetX全球研究网络这一国际数据库,分析了超过13万名失眠成年人的数据。使用褪黑激素至少一年的参与者,与医疗记录中从未使用过褪黑激素的匹配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研究开始前,所有参与者均无心力衰竭病史且未服用处方助眠药物。
在为期五年的追踪期内,长期使用褪黑激素的成年人患心力衰竭的可能性比非使用者高出约90%,因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增加3.5倍。同期内,褪黑激素使用者因任何原因死亡的可能性也几乎是对照组的两倍。
褪黑激素是由大脑松果体自然分泌的激素,负责调节人体睡眠-觉醒周期。在美国广泛作为非处方药销售的合成版本常用于治疗失眠和时差反应。然而,由于这类补充剂缺乏有效监管,不同品牌的成分浓度和纯度存在显著差异。
恩纳迪指出:“褪黑激素补充剂普遍被认为是一种安全且‘天然’的助眠选择,因此在充分控制其他风险因素后,观察到严重健康后果出现如此一致且显著的增幅,令人深感意外。”
未参与该研究的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睡眠研究员玛丽-皮埃尔·圣翁表示,这些发现应引起医学界高度警惕。
她在声明中补充道:“我惊讶于医生会为失眠患者开具褪黑激素处方并建议使用超过365天,因为在至少在美国,褪黑激素并未获批用于治疗失眠。在美国,褪黑激素可作为非处方补充剂服用,但公众必须意识到不应在缺乏明确医学指征的情况下长期使用。”
研究同时指出若干局限性,包括不同国家褪黑激素的处方规范与购买途径差异,以及无法精确测量失眠严重程度或其他可能影响心脏健康的神经精神类共病。
上述研究结果于2025年在美国新奥尔良举行的美国心脏协会科学会议上正式发布。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