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癌虽然罕见 却在千禧一代中激增四倍Appendix cancer is rare—but it has quadrupled in millennials

环球医讯 / 健康研究来源:www.nationalgeographic.com美国 - 英语2025-08-07 01:11:36 - 阅读时长2分钟 - 881字
最新研究显示,相较于1940年代出生人群,阑尾癌发病率在X世代激增三倍,千禧一代暴增四倍。专家指出加工食品摄入增加、微塑料暴露及肠道菌群变化等环境因素可能推动这一趋势,但目前尚无有效的筛查手段导致疾病发现时多已进入晚期阶段,呼吁提高年轻群体消化道症状的诊断警惕性。
阑尾癌千禧一代发病率激增致病因素加工食品微塑料肠道菌群失衡筛查困境早期症状隐匿健康预警
阑尾癌虽然罕见 却在千禧一代中激增四倍

专家们仍在努力确定年轻人群阑尾癌新发病例增长的驱动因素。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助理教授Andreana Holowatyj指出:"我们对这种疾病的认识还处于冰山一角阶段"。

通常人们只有在需要切除阑尾时才会注意到这个器官,但美国《内科医学年鉴》6月发表的研究显示,这种罕见癌症的发病率正在发生惊人变化。研究人员通过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SEER计划数据库,创建21个跨度8年的出生队列,发现1980年出生人群的阑尾癌发病率是1945年出生者的3.41倍,1985年出生者更是达到4.62倍。

尽管阑尾癌年新发病例约3000例(全美2025年乳腺癌预估达32万例),但Holowatyj强调这种癌症的快速演变值得警惕。费城福克斯蔡斯癌症中心胃肠肿瘤专家Christopher G. Cann指出,这种趋势与结直肠癌等其他消化系统癌症的年轻化趋势一致。

关于致病因素,专家主要关注三个方向:1)加工食品中的添加剂和污染物可能引发慢性炎症(2024年《肠道》研究证实该机制对结直肠癌的作用);2)生命全程暴露于微塑料、加工食品等环境因素的累积效应;3)肠道菌群失衡,犹他大学外科教授Laura A. Lambert认为阑尾作为有益菌库可能因菌群替换诱发癌变。

筛查困境方面,目前没有任何年龄群体的阑尾癌筛查方案。Lambert解释称CT扫描灵敏度不足,结肠镜无法观察阑尾,且缺乏可靠肿瘤标志物。多数病例是在阑尾切除术后病理检查中偶然发现,而《癌症》期刊研究证实阑尾切除率保持稳定,排除了因手术增加导致检出率升高的可能性。

临床挑战在于早期症状隐匿——腹痛、腹胀、恶心、早饱等症状易与肠易激综合征等常见消化道疾病混淆。专家建议出现持续排便异常或便血的年轻患者应及时转诊胃肠科进行系统检查,同时具有家族史者应主动寻求专科诊疗。

Holowatyj强调:"医疗从业者必须警惕这种罕见癌症年轻化趋势,在接诊年轻患者时要有鉴别诊断意识"。尽管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但若能确认环境或生活方式因素,未来有望通过干预手段扭转当前增长态势。

【全文结束】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