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白天嗜睡与痴呆风险翻倍相关Scientists Just Linked Daytime Sleepiness to Double Dementia Risk

环球医讯 / 认知障碍来源:www.msn.com美国 - 英语2025-11-15 18:12:56 - 阅读时长3分钟 - 1311字
新研究揭示白天过度嗜睡可能是痴呆症的早期预警信号,尤其在80岁以上老年女性群体中风险显著升高。发表在《神经病学》期刊的研究通过腕部活动监测跟踪733名认知健康女性,发现五年内白天嗜睡程度增加者发展为痴呆的可能性是睡眠模式稳定者的两倍。专家强调睡眠对记忆巩固和清除脑内神经毒素的关键作用,指出睡眠呼吸暂停、贫血或抑郁症等潜在健康问题也可能导致嗜睡现象。建议公众重视规律作息、限制咖啡因摄入及优化睡眠环境等健康睡眠习惯,以维护认知功能并及早识别干预信号,从而有效降低神经退行性病变风险。
白天嗜睡痴呆风险认知健康睡眠质量老年人早期预警信号睡眠卫生神经退行性病变昼夜节律睡眠呼吸暂停
科学家发现白天嗜睡与痴呆风险翻倍相关

白天过度嗜睡是否仅仅意味着你需要一杯额外的咖啡?根据新研究,这可能是在80多岁老年人中,尤其是女性,痴呆症的早期预警信号,且该风险比许多人预想的更高。事实上,研究表明,在五年期间白天嗜睡程度增加的人,发展为痴呆的可能性是睡眠模式稳定同龄人的两倍。

这项将嗜睡与认知功能下降关联的研究发表在《神经病学》杂志上。研究人员使用腕部活动记录仪测量睡眠-觉醒周期,跟踪了733名认知健康的女性。随访期间,164名参与者发展为轻度认知障碍,93人被诊断为痴呆。那些白天嗜睡明显增加(包括频繁小睡)的人面临显著更高的风险。研究作者乐悦博士表示:"睡眠对认知健康至关重要,它使大脑得以休息和恢复活力,从而增强清晰思考与记忆信息的能力。"

尽管确切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专家指出睡眠在记忆巩固(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及清除脑内神经毒素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睡眠质量差或片段化睡眠可能破坏这些过程,加速神经退行性病变。普罗维登斯圣约翰健康中心的神经科医生克利福德·塞吉尔博士补充道:对于80多岁的老人而言,良好的夜间睡眠比白天小睡更重要,他指出慢性睡眠问题很可能影响老年人的记忆检索能力。

需注意的是,白天嗜睡并不总是痴呆症的征兆,它也可能指向其他健康问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贫血、抑郁症或维生素缺乏。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一个极为常见的诱因,会导致夜间反复醒来,使个体即使睡眠时间充足仍感疲倦。抑郁症同样会引发此类问题,它与白天疲劳加剧及认知处理速度下降相关联。

华盛顿高地-因伍德社区老龄化项目的数据进一步佐证:即使在基线时未患痴呆的人群中,白天嗜睡程度更高也预示着认知处理速度随时间逐渐减慢。这表明白天嗜睡通常早于明显的记忆问题出现,因此可作为微妙但重要的早期预警指标。

其他大规模研究已将睡眠时长变化(尤其是夜间睡眠超过九小时)与痴呆风险增加联系起来。此类变化可能反映调节睡眠-觉醒功能的大脑区域发生潜在改变,同时伴随昼夜节律紊乱。在某些情况下,长睡眠和过度小睡或是大脑对神经退行性变化的早期反应。

过度白天嗜睡应被视为护理人员和家庭需重视的警示信号。关键不在于偶尔的午后小憩,而在于一种持续模式——即年迈亲人白天睡眠增多,并可能表现出记忆、判断力或日常活动兴趣的细微变化。根据国家老龄化研究所的资料,痴呆早期症状包括时间或地点混淆、找词困难以及社交活动减少,这些均可能与睡眠行为异常相关。所幸采取适当措施可促进健康睡眠,或有助于保护认知功能。

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至关重要:保持规律就寝与起床时间、限制日末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减少睡前屏幕暴露、营造安静黑暗的睡眠环境。接触自然光和进行规律体育活动也有助于调节昼夜节律。对于持续存在睡眠问题者,医学评估不可或缺,因其可能涉及可治疗的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或不安腿综合征。专家强调,睡眠绝非被动休息,而是大脑健康的主动基础。

正如比安钦和齐默在痴呆预防社论中所指出的:"是时候认识到睡眠障碍对痴呆的影响了——睡眠不仅是休息时段,更是认知健康的基石。"监测白天嗜睡状况可成为老年人及其家庭识别认知衰退早期迹象并寻求及时干预的简便而有效方法。

【全文结束】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