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启动了"从路边到复苏室"系列播客的第一期,联合大西方空中救护车重症监护员詹姆斯·耶茨组成多学科团队。每月一期的节目中,我们将探讨急性病症及其最新循证医学进展,重点打破院前急救与院内治疗团队之间的专业壁垒。首期节目聚焦急性心力衰竭(AHF)的核心议题:
- 病理生理机制解析及不同亚型患者的特异性问题
- 基于循证的诊断要点(包含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的关键指标)
- 全程治疗证据体系及院前院内治疗模式演变
-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的疗效争议
- 英国未来治疗方向展望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对AHF的定义如下:
"AHF指心力衰竭症状和/或体征的快速出现或恶化,属于需紧急评估和治疗的危及生命病症,通常需紧急住院治疗。该病症可表现为首发症状(初发性)或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可能由原发性心功能障碍或外源性因素诱发。"
ESC将AHF进一步分类为不同亚型(播客中详细讨论)。我们鼓励听众自主查阅文献以获取第一手证据,本期推荐:
- 《急性心力衰竭院前及早期院内管理共识文件》
- Jean-Louis Vincent《重症监护》2008年心输出量监测研究
- 2016 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诊疗指南
- Viau DM《心脏》杂志2015年高血压性AHF病理生理研究
- Weng《内科学年鉴》2010年心源性肺水肿无创通气荟萃分析
...
(完整文献列表见正文)
我们期待听众的反馈与讨论,更希望大家能深入研读文献,形成独立判断。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