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记住‘通风优先’!
近期,浙江台州临海市杜桥镇发生了一起令人揪心的事件。三名女子在密闭空调房间内使用炭火烤鱼,四小时后全部昏迷,被紧急送往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ICU抢救。经检测,三人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数值均超过35%,最高达到39.4%,属于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所幸,经过两次高压氧治疗后,三人最终脱离危险。此次事件中,中毒初期症状表现为头晕、恶心,被误认为是中暑或醉酒,未能及时识别和处理,险些酿成严重后果。
一氧化碳中毒:无色无味的“隐形杀手”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比氧气高出240倍。一旦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就会迅速取代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组织缺氧。中毒初期,患者会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这些症状与中暑、醉酒高度相似,很容易被忽视。随着中毒程度加深,患者会从轻度中毒发展到重度中毒,重度中毒可能引发不可逆的神经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像在密闭的空调房、浴室、车内等环境中,只要存在通风不足和燃料不完全燃烧的情况,就容易出现一氧化碳积聚的危险。
四类高发场景,你中了几个?
- 室内炭火烧烤/火锅:尤其在空调房门窗紧闭时,就像此次事件中的三名女子,烤鱼时炭火持续燃烧消耗氧气,空调循环系统又加剧了密闭性,导致一氧化碳气体浓度剧增。
- 燃气热水器安装不当:如果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废气直排室内,很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 车辆静止开空调:车辆静止时开空调,尾气可能会倒灌进车内,特别是在车内睡觉,危险系数更高。
- 煤炉取暖排烟管堵塞:煤炉取暖时,如果排烟管堵塞,一氧化碳无法排出,就会在室内积聚。
预防与急救:守护生命的关键
预防原则
- 燃料设备使用环境必须保持通风,比如开窗、安装排气扇等。
- 禁止在密闭空间使用炭火、燃气设备。
- 定期检查燃气设备管道及热水器烟道。
急救四步骤
- 立即开窗通风,转移患者至空气新鲜处。
- 松解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
- 拨打120并明确说明“疑似一氧化碳中毒”。
- 高压氧舱治疗非常必要,需在黄金时间窗内进行,它能迅速提高血液中的氧分压,有效剥离与血红蛋白结合的一氧化碳,降低后遗症的风险。 需要强调的是,切勿在中毒现场使用明火或开关电器,以免引发二次事故。
提升认知,长期防护
一氧化碳中毒具有隐蔽性,即使脱离了中毒环境,迟发性脑病可能在数周后出现,所以患者需要持续接受医学观察。家庭可以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定期演练应急方案。对于独居老人,家人要提醒他们注意室内通风;司机朋友们避免在车内静止开空调过夜;浴室可使用平衡式燃气热水器。此外,建议将一氧化碳中毒急救知识纳入社区健康教育,提升大家早期识别中毒的能力,比如观察患者樱桃红色黏膜等特异性体征。 此次事件为我们敲响了密闭环境用火安全的警钟。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需从日常细节入手,公众应建立“通风优先”的安全意识,掌握科学急救流程,并通过技术手段降低风险。唯有将健康防护意识融入生活场景,才能避免类似悲剧重演,守护家庭生命安全。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