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科学家开创安格曼综合征的干细胞基因疗法UC Davis Scientists Pioneer Stem Cell Gene Therapy for Angelman Syndrome | Newswise

环球医讯 / 干细胞与抗衰老来源:www.newswise.com美国 - 英语2025-09-19 20:06:59 - 阅读时长4分钟 - 1601字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MIND研究所研究人员获得450万美元资助,正在开发突破性干细胞基因疗法治疗安格曼综合征。该疗法通过修饰患者自身造血干细胞将功能性UBE3A基因递送至大脑,有望逆转或预防这种罕见神经发育疾病的症状。前期小鼠实验已证实疗法在成年和幼年模型中均有效,打破"症状不可逆"的传统认知。研究团队正精确调控蛋白质表达水平以避免过度表达引发其他疾病,计划推进人体临床试验,并有望将此方法扩展至SYNGAP1等神经发育疾病领域,为患者家庭带来全新希望。
安格曼综合征干细胞基因疗法神经发育疾病UBE3A基因造血干细胞症状逆转安全性评估精准调控临床转化其他神经发育疾病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科学家开创安格曼综合征的干细胞基因疗法

从左至右: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精神病学与行为科学教授吉尔·西尔弗曼(Jill Silverman)和内科学副教授约瑟夫·安德森(Joseph Anderson)。

新泽西讯 —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健康中心研究人员正在测试一种新型基因疗法,该疗法可能对安格曼综合征患者产生革命性影响。安格曼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神经发育疾病,这种前景广阔的治疗方案通过功能性蛋白质替代缺失蛋白,有望显著减轻甚至完全消除症状。

该项目由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MIND研究所神经科学家、精神病学与行为科学教授吉尔·西尔弗曼和专注于干细胞基因疗法开发的内科学副教授约瑟夫·安德森共同领导。研究获得加州再生医学研究所(CIRM)450万美元资助,该机构是加州政府设立的干细胞专项基金。

安格曼综合征在儿童早期显现,典型特征包括发育迟缓、智力障碍、癫痫发作、言语困难以及运动与平衡功能异常。该疾病发生率约为每15,000例活产婴儿中有1例,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或治愈手段。

安格曼综合征源于大脑中功能性UBE3A基因缺失。该基因负责指导合成泛素蛋白连接酶E3A,当此蛋白缺失时,神经系统功能将严重受损。

神经发育疾病领域的突破性新策略

这种新型基因疗法通过修饰患者骨髓中的血液干细胞——即造血干细胞,将功能性基因版本递送至大脑。

这些经改造的细胞有望逆转、阻止甚至预防安格曼综合征的症状表现。

"我们利用免疫系统作为递送载体来表达并运输功能性蛋白,"安德森解释道。

该疗法可能仅需单次治疗即可生效。

借助患者自身生物学机制递送治疗物质是一种高效技术,能有效规避不良副作用。

在2021年发表的前期研究中,西尔弗曼和安德森证实该疗法成功逆转了成年小鼠模型的安格曼表型,并预防了幼年小鼠模型的症状发展。该疗法在双年龄段均奏效的重大发现,标志着领域突破。

"先前研究强调生命早期过后症状不可逆转,我们的研究结果直接挑战了这一证据及领域'教条',"西尔弗曼表示。

新一轮研究聚焦疗法安全性评估,目标是尽快推进至人体临床试验阶段。

"这是首次有人尝试将此策略应用于神经发育疾病,"西尔弗曼解释道,"造血干细胞疗法虽常用于遗传性溶酶体贮积症、血液及免疫系统疾病,但从未在该领域实施过。"

精准调控蛋白质平衡

该疗法设计高度精确:UBE3A蛋白不足将引发安格曼综合征,过量则可能导致另一种神经发育疾病——Dup15q综合征。研究团队已精心探索最佳平衡点。

"这是典型的'金发女孩'情境,"西尔弗曼比喻道,"我们需要恰到好处的蛋白量——既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

因此,新研究关键环节包含检测治疗小鼠体内UBE3A的表达水平。

"FDA要求我们监测治疗动物中UBE3A的表达以确保精准平衡,"安德森说明道。

西尔弗曼补充:"我们正测量对患者具直接益处的行为改善与功能影响,这是我们实验室长期专注但研究不足的领域。"

完美科研搭档

西尔弗曼长期从事安格曼综合征、Dup15q综合征及其他遗传性神经发育疾病研究。作为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MIND研究所成员,她致力于加速创新疗法从实验室向临床的转化。

安德森专精于HIV和泰-萨克斯病等中枢神经系统遗传疾病的干细胞基因疗法开发。

"乔是免疫学家与病毒学家,我是神经科学家,但本质上我们都是转化医学研究者,"西尔弗曼表示,"我们实验室的终极目标是帮助受疾病影响的儿童。"

未来展望

若当前研究取得成功,研究团队计划将该基因疗法拓展至其他神经发育疾病,包括SYNGAP1(团队已就此发表有前景的研究成果)。

"若此疗法奏效,将为患者家庭开启充满可能性与希望的全新天地,"西尔弗曼展望道。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