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模研究显示学校关闭措施在74国新冠疫情防控中的差异化影响
由莫纳什大学主导的研究显示,在涵盖74个国家的研究中,多数国家通过学校关闭措施成功减轻了新冠疫情的冲击,但部分国家却产生了负面影响。在澳大利亚,研究证实学校关闭显著减少了新冠病毒感染、医院床位占用峰值及死亡病例。
这项发表于《PLOS医学》期刊的研究采用数学模型,模拟了2020-2022年间74个国家的疫情发展情况,并结合各国学校关闭时间表进行分析。研究人员还构建了假设学校持续开放的对照场景,重点监测感染、住院和死亡数据,这是首个在多种社会背景下进行的长期效果分析。
数据显示,学校关闭措施对感染控制产生积极影响的国家占比达78%(58国),对死亡率产生积极影响的国家占比87%(65国),对缓解医院床位压力的国家占比高达97%(72国)。在澳大利亚,2020-2022年间学校关闭措施使新冠死亡病例较持续开放情景减少了约25%。
研究通讯作者Romain Ragonnet博士指出:"我们估算学校关闭显著减轻了多数国家的疫情负担,但在个别国家可能导致累计死亡率上升。虽然总体有效,但具体影响存在显著地域差异。"该研究还发现,澳大利亚学校关闭措施显著减少了更具传染性的德尔塔变异株传播,这解释了为何在疫苗普及前住院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首次综合评估了多重变异株流行、疫苗接种推广及群体免疫形成等复杂因素对防控效果的影响,并首次提供了大多数国家的具体效果评估数据。研究发现:
- 东南亚及南亚所有分析国家中,学校关闭显著减少了感染
- 美国及30个欧洲国家中的25国显示,学校关闭对感染和死亡影响微小或呈负面,中位数减少幅度不足10%
- 中南美洲所有国家模型均显示学校关闭显著缓解了医院床位压力
- 非洲五国分析显示学校关闭对感染、死亡和床位压力均产生积极影响
研究团队强调,学校关闭措施的复杂性体现在其可能因群体免疫变化和新变异株出现而影响长期疫情走势,且会改变感染人群年龄结构。虽然多数国家疫情指标得到改善,但需特别关注教育中断可能带来的心理健康、其他疾病管理、经济影响等次生问题。研究还揭示了印尼等国出现的矛盾现象——学校关闭减少感染却增加死亡率的特殊情况,凸显政策评估需多维度考量。
期刊信息:《PLOS医学》
更多引用:Romain Ragonnet等,《Estimating the impact of school closures on the COVID-19 dynamics in 74 countries》,PLOS Medicine,2025年2月5日,DOI:10.1371/journal.pmed.1004512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