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研究表明,简单的眼部扫描可用于检查心脏病风险和生物衰老迹象——这可能使健康问题能够被及早发现和治疗。
英国和加拿大研究团队的成果是日益增多的研究中的最新证据,表明我们的眼睛携带着关于整体健康和福祉的信号。
本研究中,眼睛后部的微小血管暗示了整体血管健康状况。研究人员还成功识别出可能驱动某些变化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未来或可成为治疗靶点。
"眼睛为身体循环系统提供了独特且非侵入性的观察窗口,"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遗传学家玛丽·皮热(Marie Pigeyre)表示。
"视网膜血管的变化通常反映了全身小血管中发生的变化。"
虽然先前研究已发现视网膜血管复杂性与整体心脏健康的关联,但本研究团队希望深入探究这些关联背后的机制。研究人员分析了与眼部血管复杂性相关的基因变异。(Villaplana-Velasco等,《科学进展》,2025)
通过对74,434名志愿者眼部扫描和遗传数据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眼睛血管结构更简单、分支更少的人群,其心血管疾病的遗传风险显著更高。
这一结论通过"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技术得到验证——该方法利用基因变异(本研究中特指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变异)替代实际健康问题进行分析。
由于遗传因素具有固定性,这意味着血管复杂性(或称分形维度)不仅与生物衰老加速和心脏病风险升高同时存在,更可能由相同生理过程所驱动。
通过另一组队列数据,研究团队还确定了某些关键蛋白质——主要是MMP12和IgG–Fc受体IIb——这些蛋白质似乎通过影响炎症反应来调控血管健康。未来这些蛋白质有望成为预防性治疗的基础。
"通过整合视网膜扫描、遗传学和血液生物标志物,我们揭示了衰老影响血管系统的分子通路,"皮热解释道。
目前评估心脏病、中风和痴呆等年龄相关疾病风险,需要进行相当复杂冗长的检测。若眼部扫描能实现同等功能,将使更多人群得以更便捷地接受早期评估。
尽管眼部扫描作为健康问题预警信号的概念并非全新,但本研究提供了更坚实的科学依据——并深化了对其作用机制的理解。在严重问题出现前靶向干预这些关键蛋白质和炎症触发因子,将极大惠及老龄化人口,有望提升老年阶段的健康质量。
"我们的发现指向了减缓血管衰老、降低心血管疾病负担并最终延长健康寿命的潜在药物靶点,"皮热强调。
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