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发现:
- 血钾水平升高可降低植入ICD患者的不良预后风险
- 全人群增加钾摄入、减少钠摄入有助于心脏健康
研究背景
哥本哈根大学医院心脏中心临床教授Henning Bundgaard在欧洲心脏病学会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人体进化适应了高钾低钠饮食,钾对心脏功能至关重要。观察性研究已证实低钾会增加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死亡风险。因此我们通过POTCAST试验验证提升血钾能否使患者获益。"
研究设计
这项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试验纳入丹麦1200例基线血钾≤4.3 mmol/L的ICD患者(平均年龄63岁,女性占20%),随机分为:
- 干预组:通过补充钾剂、使用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或两者联合,结合饮食指导,目标血钾4.5-5.0 mmol/L
- 对照组:常规护理
主要终点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适当ICD治疗、非计划心律失常/心衰住院或全因死亡的复合终点。
关键数据
- 中位随访39.8个月时:
- 干预组事件发生率22.7%(7.3事件/100人年)
- 对照组事件发生率29.2%(9.6事件/100人年)
- 风险降低24%(HR=0.76;95%CI 0.61-0.95;P=0.01)
- 高钾/低钾血症发生率均<1%,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Bundgaard教授强调:"POTCAST验证了观察性研究的发现,这些价廉且安全的药物组合单日成本不足1欧元,可能成为心脏病学中极具成本效益的干预方案。"
临床启示
纽约大学心律中心Alexander Kushnir博士指出:
- 该研究证实即使单纯增加饮食钾摄入也具临床获益
- 对终末期心衰这类治疗费用高昂的患者群体,低成本干预具有重大卫生经济学价值
- 需关注无ICD患者实施该方案的安全性,以及家庭血钾监测的可行性
- 研究未明确高钾饮食对房颤等其他心律失常的影响
研究局限
- 受试者均来自丹麦,可能存在地域局限性
- 需更多研究验证该方案在普通人群和其他种族中的适用性
原始文献
Jøns C, et al. NEJM 2025; doi:10.1056/NEJMoa2509542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