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性早搏与窦性心律失常的区别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AC and Sinus Arrhythmia?

心脑血管 / 来源:anamma.com.br美国 - 英语2025-09-05 12:52:05 - 阅读时长2分钟 - 513字
本文系统阐述了房性早搏(PAC)与窦性心律失常的差异,涵盖起源部位、心电图特征、节律特点及临床意义。窦性心律失常表现为呼吸性RR间期规律变化且P波形态正常,属于生理性现象;而房性早搏显示提前出现的异位P波伴代偿间歇,频发时需警惕潜在心脏疾病风险。两者在诊断和临床处理上存在显著差异。
房性早搏窦性心律失常心脏节律心血管健康心电图特征心脏病排查
房性早搏与窦性心律失常的区别

09/05/2025 • Matheus Moraes

房性早搏(PAC)与窦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区别在于心脏节律的规律性。

窦性心律失常:

  • 是心律的正常变异现象,常见于年轻健康人群
  • 吸气时心率加快,呼气时心率减慢
  • 心电图表现为RR间期有规律变化,P波形态均匀直立
  • 通常提示心血管健康状况良好

房性早搏(PAC):

  • 由心脏上腔(心房)产生的提前搏动
  • 偶发PAC通常良性,但频发可能提示潜在心脏病或引发其他心律失常
  • 心电图显示提前出现且形态异常的P波,随后是QRS波群和代偿间歇

比较表:PAC vs 窦性心律失常

特征 房性早搏 (PAC) 窦性心律失常
起源 心房产生的额外搏动 窦房结引起的心律不规则
节律 不规则的提前搏动 RR间期有规律变化
心电图特征 提前出现的异常P波伴QRS波群和代偿间歇 RR间期规律变化且P波形态正常
临床意义 频发时可能提示心脏病 通常为生理性现象

简而言之,窦性心律失常是呼吸性心律规律变化,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而房性早搏是心房起源的不规则早搏,可能干扰正常心律。窦性心律失常通常提示心血管健康,而频发房性早搏可能需要进一步排查心脏疾病。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