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健康心理学杂志》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英国研究人员发现营养丰富的饮食可能增强晚年生活中的幸福感和生活目标感,但其益处与情绪、健康和财富相互交织。
背景
研究发现,50岁以上成年人每周至少食用一次鱼类(140克份量)与更高的幸福感存在独特联系,即使在考虑情绪、收入和健康因素后依然如此。
全球人口正在迅速老龄化,引发了对维持晚年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担忧。饮食是影响身心健康的可调节关键因素。
虽然大量研究关注饮食如何减少负面心理状态(如抑郁症),但关于其在培养积极幸福感方面的作用知之甚少。积极幸福感包含三个维度:幸福论幸福感(包含意义、目标和个人成长)、享乐幸福感(以幸福和积极情绪为特征)以及评价幸福感(反映在生活满意度上)。
水果和蔬菜、多不饱和脂肪(PUFAs)和鱼类是公认的具有健康益处的饮食成分。研究表明,它们可以减少抑郁和心理困扰,可能通过改善肠道健康、减少炎症和增强神经递质活性等机制。然而,较少的研究评估这些食物是否积极提升积极幸福感。英国和国际调查显示,更高的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与更高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相关,而PUFAs和鱼类也可能支持情绪调节和大脑健康。然而,社会经济、人口统计和健康相关因素强烈影响饮食和幸福感,使这种关系变得复杂,而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仍然有限。
关于这项研究
水果和蔬菜的摄入与感觉更快乐有初步联系,但这种联系与较低的抑郁症状显著重叠。
本研究使用了2018-19年英国老龄化纵向研究(ELSA)的数据,该研究包括5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经过筛选,分析了3,103名参与者。研究人员采用经过验证的24小时饮食回忆法(在两个随机日完成)评估了水果和蔬菜、PUFAs和鱼类的膳食摄入量。
积极幸福感在三个领域进行测量:幸福论幸福感(来自CASP-19量表的15个项目,每个项目评分0-3,范围为0-45,平均值为11.1)、享乐幸福感(前一天幸福感的单项评分)和生活满意度(五个项目的生活满意度量表)。较高的分数表示更好的幸福感。
为减少偏差,模型调整了一系列协变量,包括总能量摄入、年龄、性别、种族、财富、教育、独居、社会孤立、长期疾病限制和抑郁症状。水果和蔬菜消费以及PUFA变量进行了平方根转换以实现正态分布,而鱼类摄入被编码为二元变量(无vs.有)。
研究人员使用多变量线性回归测试了饮食与幸福感之间的关联。逐步运行了五个模型,首先调整人口统计和生活方式因素,最后调整抑郁症状,以确定饮食-幸福感关联是否独立于负面心理状态。
主要发现
研究人员建议,富含脂肪的鱼类可能通过帮助健康的大脑通路来支持情绪调节化学物质(如血清素和多巴胺)从而提升幸福感。
最终样本的平均年龄为69.3岁,略超过一半的参与者为女性,几乎所有参与者都认定为白人。参与者平均每天食用两份水果和蔬菜,PUFAs约占每日总能量的2.5%(远低于推荐的约6.5%)。超过一半的参与者在调查日报告没有食用鱼类。幸福感评分表明幸福论幸福感相对较高(0-45分量表上平均值=11.1),幸福感(7.9/10)和生活满意度(21.6/30)处于良好水平。
相关分析显示,所有三种饮食因素与三个幸福感领域之间存在小但积极的关联。在幸福感测量本身之间观察到更强的相关性。社会孤立、长期疾病和抑郁症状与较低的幸福感呈负面关联。
回归分析显示,水果和蔬菜摄入量在所有模型中都与幸福论幸福感持续正相关,即使在调整抑郁症状后依然显著。然而,它与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的关联在调整抑郁症状和长期疾病后分别变得不显著。
PUFAs摄入最初与幸福论幸福感相关,但在考虑抑郁症状后变得不显著。鱼类摄入在早期模型中与幸福论幸福感呈正相关,但在完全调整的模型中未观察到这种关系。
对于主观幸福感,只有鱼类消费在最终模型中保持显著。水果和蔬菜摄入、PUFAs摄入与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联在纳入抑郁症状作为变量时减弱,表明饮食、情绪和幸福感之间存在部分重叠。
结论
达到英国指南建议的每天5+份水果和蔬菜与最高的幸福感评分相关,尽管大多数参与者平均仅摄入2份。
本研究考察了饮食与英国老年人积极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的食物以不同方式影响幸福感: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与幸福论幸福感联系最紧密,而鱼类摄入量预测主观幸福感,即使在调整抑郁症状后仍然有效。
PUFAs摄入显示出较弱、不太一致的关联。总体而言,饮食似乎发挥作用,但当考虑健康、财富或情绪等因素时,许多关系都会减弱,这突显了复杂的相互依赖性。
研究的关键优势包括大型、全国代表性的样本,以及对三个幸福感领域中多种饮食暴露的检查,并仔细调整了混杂因素。然而,局限性包括横断面设计、依赖自我报告的饮食和幸福感,以及潜在的回忆偏差,无法得出因果结论。
研究结果强调饮食是一个可调节因素,有可能增强老年人群的幸福感。增加水果、蔬菜和鱼类的消费可能是一种简单且具有成本效益的策略,尽管需要纵向和实验研究来确认因果关系。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