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尔良讯——研究人员在美国心脏协会科学会议上报告,在无糖尿病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中,二甲双胍未能改善6分钟步行距离或任何其他结局指标。
在PERMET试验中,西北大学芬伯格医学院医学与预防医学教授玛丽·M·麦克德莫特医学博士及其同事将202名外周动脉疾病(定义为踝臂指数≤0.9或趾臂指数≤0.7)但无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配至二甲双胍组或安慰剂组。队列平均年龄为70岁,女性占28%。
麦克德莫特在报告中指出:“二甲双胍常被视为一种抗衰老药物,因为临床前证据显示它能延长老年动物的寿命和健康寿命,其特性可能改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行走能力。二甲双胍可激活AMP(腺苷一磷酸)激活蛋白激酶,该激酶能刺激线粒体生物发生与活性、增强内皮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并减少氧化应激。此外,一些非对照或小型对照临床试验曾提示二甲双胍可能改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下肢灌注和行走能力。二甲双胍价格低廉且广泛可得。”
主要结局指标为6个月时6分钟步行距离的变化。研究结果同步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
麦克德莫特在报告中表示,6个月时,二甲双胍组6分钟步行距离减少5.4米,安慰剂组减少5.3米(校正组间差异1.1米;95%置信区间-16.3至18.6;P=0.9)。
她还指出,两组在以下次要结局指标上无显著差异:
- 最大 treadmill 行走时间(校正组间差异0.77分钟;P=0.36);
- 无痛 treadmill 行走时间(校正组间差异0.66分钟;P=0.39);
- 行走障碍问卷(WIQ)距离评分变化(校正组间差异4.4;P=0.2);
- WIQ速度评分变化(校正组间差异4.62;P=0.12);
- 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百分比变化(校正组间差异0.04个百分点;P=0.95)。
她补充称,两组在探索性结局指标——常规步速4米步行速度、快速步速4米步行速度以及短时体能表现量表评分上也无差异。
麦克德莫特表示,严重不良事件在二甲双胍组发生率为11.3%,安慰剂组为13.3%;心血管事件在二甲双胍组记录为3.1%,安慰剂组为1.9%。消化不良或胃部不适在安慰剂组报告率为64.9%,二甲双胍组为40.6%。
玛丽·M·麦克德莫特医学博士指出:“二甲双胍对外周动脉疾病患者行走能力缺乏益处的潜在解释包括:在外周动脉疾病中,AMP激活蛋白激酶可能已处于最大程度激活状态,因为下肢低氧张力会导致AMP/ATP(腺苷三磷酸)比值升高。此外,在试验期间发表的几项临床试验显示,与安慰剂相比,二甲双胍对无外周动脉疾病的群体在运动时的心肺功能适应产生了不良影响。本临床试验结果不支持使用二甲双胍来改善无糖尿病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行走能力。”
来源与披露
来源:
McDermott MM. FS.01 血管困境:静脉血栓栓塞与外周动脉疾病. 美国心脏协会科学会议报告;2025年11月7-10日;新奥尔良。
参考文献:
- McDermott MM, 等. 《美国医学会杂志》. 2025; doi:10.1001/jama.2025.21358.
披露:
McDermott报告称,在本研究之外,从ACI Medical、ChromaDex、Mars和ReserveAge获得临床试验的干预药物和安慰剂;从礼来公司(Eli Lilly)获得个人报酬;并从Helixmith获得资助。其他作者的相关财务披露请参见研究原文。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