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降低房颤消融术后心房心律失常复发率Metformin Reduced Recurrent Atrial Arrhythmia After Afib Ablation | MedPage Today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www.medpagetoday.com美国 - 英语2025-11-13 08:02:36 - 阅读时长5分钟 - 2210字
一项在美国心脏协会年会上公布的单中心META-AF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可显著降低超重或肥胖但无糖尿病的房颤患者在导管消融术后的心房心律失常复发率,78%的二甲双胍组患者在3-12个月内未出现复发,而仅接受消融术组为58%。尽管研究存在样本量小等局限性,专家认为该结果具有"产生假设性",支持在更大规模随机试验中进一步研究二甲双胍作为潜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可能性,可能为房颤管理提供新的治疗选择,但其应用可能受到普遍性和药物耐受性的限制。
二甲双胍房颤导管消融术心律失常复发率META-AF研究抗心律失常药物体重耐受性随机试验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结局
二甲双胍降低房颤消融术后心房心律失常复发率

新奥尔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研究表明,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可降低超重或肥胖但无糖尿病的房颤患者在接受首次导管消融术后的心律失常复发率。

在导管消融术后的3至12个月内,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在主要终点指标——无持续30秒以上的心房心律失常复发方面表现更佳,78%的患者未出现复发,而仅接受消融术组为58%(风险比0.50,95%置信区间0.20-0.90,P=0.04)。

在美国心脏协会(AHA)年会上展示研究结果的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医学博士阿姆里什·德什穆赫表示:"大多数患者对二甲双胍耐受性良好,我们没有观察到显著的体重或血糖变化来解释我们所看到的效果。"

他指出:"有12名患者不能耐受二甲双胍,还有一些患者在消融术后房颤停止发作,不想再服用其他药物。因此,我认为最适合接受这种治疗的患者是那些愿意首先服用额外药物的患者,然后我们在6周内非常缓慢地调整药物剂量,这似乎限制了可能阻止患者继续用药的副作用。"

德什穆赫指出,这项单中心META-AF研究采用开放标签设计且样本量较小,限制了研究的效力。

科罗拉多大学奥罗拉分校的医学博士、哲学博士格雷戈里·施瓦茨作为该试验的讨论者,回顾了在此情况下使用二甲双胍的潜在机制,并得出结论认为META-AF中测试的假设"站得住脚"。

然而,他表示,该试验统计功效计算所依据的假设"无疑过于乐观",预计治疗可使绝对风险降低20%,5%的患者对二甲双胍不耐受,预计样本量为150名患者。实际上,试验在仅随机分配约三分之二预计样本量后就提前终止,且25%的患者对研究药物不耐受,他指出。

尽管主要终点结果积极,施瓦茨由于这些局限性称结果为"产生假设性"。"在我看来,这些发现支持在更大规模的随机前瞻性试验中进一步研究二甲双胍作为一种潜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他说。

目前,二甲双胍正在多项涉及癌症、神经认知和心血管结局的试验中进行研究,其中包括施瓦茨作为研究者的VA-IMPACT试验,该试验正在研究7000多名糖尿病前期和已确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心血管结局。

独特之处

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心血管医学教授、美国心脏协会期刊《循环:心律失常与电生理学》主编王保罗医学博士表示,META-AF具有"独特之处",因为它研究了房颤消融术后的患者并使用了二甲双胍,而这种药物易于获得且价格低廉。

他还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包括样本量小、缺乏关于长期治疗效果的数据,以及对射频消融以外技术(包括脉冲场消融)的适用性。

"因此,对患者护理的启示是,这项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与[房颤]消融术联合使用,但其应用可能受到普遍性和药物耐受性的限制,"王总结道。"随着GLP-1受体激动剂的更多数据出现,这类药物可能会被替代使用。"

研究详情

META-AF是一项随机、平行组、开放标签试验,比较了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且体重指数≥25的患者在消融术后使用二甲双胍与仅进行消融术的效果。如果患者已知患有糖尿病或目前正在服用或计划服用用于减肥的抗糖尿病药物,则被排除在外。

总共117名患者被随机分配。其中,18名患者因在消融前撤回同意、接受了手术消融而非导管消融或根本未接受消融而被排除在主要分析之外,剩下49名患者在二甲双胍组,50名患者在仅消融组。

二甲双胍治疗在消融前0至6周开始,并逐渐调整至最大耐受剂量,最高可达每天两次、每次1000毫克。所有患者都接受了生活方式和风险因素改善方面的咨询。12名患者在消融术后3个月内不能耐受或未服用二甲双胍;其余参与者达到了最高调整剂量。

消融策略为肺静脉前庭隔离术,根据治疗电生理学家的判断,允许进行额外消融或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德什穆赫表示,所有患者都收到了手持式心电图设备AliveCor KardiaMobile,并被要求在出现房颤症状时进行记录,无症状时每周记录一次,或在自动诊断通知他们出现房颤的日子每天记录。

德什穆赫指出,对于主要终点分析,研究人员曾包含3个月的空白期以排除与消融手术相关的心律失常,但最近的数据显示,与手术相关的复发可能在1个月内被排除。"在事后分析中,我们将空白期缩短至1个月,发现结果相似,"他说(风险比0.45,95%置信区间0.20-0.90,P=0.02)。

次要结局是使用患者自我监测和其他设备(包括起搏器或循环记录仪)计算的心房心律失常负担。

他们发现二甲双胍组的房颤负担较低,平均负担为8%,而仅消融组为16%(P=0.02)。他警告说,"这一发现应在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和重复电复律或消融的背景下解释",这两者在仅消融组中更为常见,尽管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二甲双胍组平均减重6公斤,而仅消融组为2公斤,但他表示"我们没有看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来表明治疗效果"。糖化血红蛋白在基线和随访时两组之间相似。

所有患者在心房颤动严重程度量表上在导管消融术后症状均有显著改善,但他们无法检测到与二甲双胍干预相关的症状严重程度差异。"二甲双胍治疗的长期效果未被研究;然而,我们正在研究1年后的遗留效应,"德什穆赫总结道。

【全文结束】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