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乳对成人健康:增强免疫力、肠道健康和恢复Colostrum for Adults: Boosting Immunity Gut Health and Recovery

健康研究 / 来源:www.news-medical.net英国 - 英语2025-09-12 20:05:19 - 阅读时长7分钟 - 3265字
本文系统分析了初乳作为成人健康补充剂的潜力,重点阐述其在增强免疫力、维护肠道屏障功能、促进组织修复方面的生物活性机制,总结了临床试验的最新进展及研究空白,指出标准化生产与大规模临床验证对推动其在炎症和代谢疾病中的应用至关重要(158字)
初乳成人健康增强免疫力肠道健康组织修复免疫调节抗微生物抗病毒肠道屏障功能运动恢复代谢健康安全性
初乳对成人健康:增强免疫力、肠道健康和恢复

引言

初乳是产后分泌的第一种富含营养的液体,其成分与成熟乳汁显著不同。初乳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免疫因子(如免疫球蛋白Ig、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以及寡糖,支持新生儿发育和肠道完整性。1,3

虽然人初乳对婴儿至关重要,但牛初乳长期以来作为营养补充剂使用,现已成为成人健康研究的新焦点。研究显示:成人摄入后可改善胃肠道屏障功能、运动恢复及瘦体重维持,对老年人和免疫低下人群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并能减轻非甾体抗炎药(NSAID)相关的肠道损伤。1,3

这些发现激发了对开发标准化初乳制剂用于食品和补充剂领域的研究兴趣。本文综述了初乳在免疫力、肠道屏障健康和组织修复方面的益处,以及安全性和研究缺口。1,3

初乳的组成

初乳是营养素和生物活性化合物的高浓度复合物。牛初乳在产后第一天的蛋白质含量为14-16%,包括酪蛋白和乳清肽,同时富含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尤其是核黄素、钴胺素、维生素D和生育酚),以及钙、锌、镁、磷等关键矿物质含量高于成熟乳汁。2

牛初乳还浓缩了免疫因子,包括免疫球蛋白G(IgG)34-87g/L、免疫球蛋白A(IgA)3.2-6.2g/L、乳铁蛋白1.5-5g/L。此外,其携带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6、10)可调节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反应,抑制过度的核因子κB(NF-κB)信号传导。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II)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存在可能与乳铁蛋白产生协同作用。2

对于成人,这种成分组合合理支持了黏膜免疫、抗菌防御和上皮修复功能,有助于维持肠道屏障完整性、调节炎症,并在NSAID暴露或剧烈运动等应激条件下促进恢复。2

免疫增强效应

初乳通过丰富的免疫活性分子增强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其携带的IgG、IgA和免疫球蛋白M(IgM)可中和抗原并激活补体系统,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IGF支持上皮完整性并调节淋巴细胞增殖和耐受性。1,3

初乳还含有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和溶菌酶等抗菌酶,参与非特异性防御。此外,其通过扩增调节性T细胞(Tregs)和调节辅助性T细胞1(Th1)/Th2细胞因子平衡,显示出对适应性免疫的协调作用。1,3

实验室和转化医学证据支持其抗微生物和抗病毒活性。初乳强化了人乳的抗菌能力,含抗轮状病毒抗体的制剂预防了婴儿和小鼠的轮状病毒性胃肠炎;值得注意的是,单独纯化的免疫球蛋白未能完全复制保护作用,提示初乳中存在其他因子。1,3

临床研究表明,牛初乳可预防上呼吸道感染(URTI)并缩短病程。在反复URTI的儿童中,牛初乳在2-6个月内减少了发作次数、腹泻发作和住院次数;学龄前儿童连续6周服用后,URTI频率和严重程度降低且效果持续约20周。1,3

在青少年群体中,6周牛初乳摄入提高了唾液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这一关键黏膜抗体,表明呼吸道防御增强。近期综述亦提示其对老年人和免疫低下人群的免疫支持作用。3

肠道健康和屏障功能

牛初乳通过强化上皮连接和调节炎症来维持肠道完整性。在针对活跃成年人的随机对照研究中,牛初乳减少了运动诱导的通透性双糖试验指标,并降低了血浆肠道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表明肠上皮损伤减少。4

研究还显示牛初乳可降低粪便连蛋白(zonulin)和循环细菌DNA(拟杆菌16S)水平,反映微生物易位("肠漏")减少。其机制涉及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生长因子(如IGF-1)和细胞因子(包括TGF-β)的协同作用,通过强化黏膜屏障、调节肠道相关免疫和中和内毒素,共同减轻肠道氧化应激和炎症。4

牛初乳可能影响微生物群:减少拟杆菌并促进菌群平衡,与屏障和免疫功能改善相关。临床证据显示,这些屏障修复和抗内毒素效应与肠道通透性和炎症相关疾病相关。4

小规模试验表明,服用初乳制剂的外科患者内毒素血症水平降低,添加初乳灌肠剂可改善远端结肠炎组织学指标,支持其在炎症性肠病(IBD)中的进一步评估。对于肠易激综合征(IBS)等存在低度炎症和上皮泄漏的疾病,牛初乳的屏障和免疫调节作用具有生物学合理性,但需要针对IBS/IBD人群开展设计良好的试验以确定最佳剂量、制剂和长期疗效。4

组织修复和恢复

IGF-1是骨骼肌修复的核心驱动因子。通过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级联,IGF-1刺激蛋白质合成、抑制萎缩基因(如通过叉头盒O(FoxO)途径的atrogin-1),并扩增/激活卫星细胞。

损伤后,机械生长因子亚型(IGF-IEc)早期激活卫星细胞,而IGF-IEa持续促进蛋白质积累,共同加速再生。TGF-β在衰老和损伤中常升高并可阻断成肌分化;通过调节该通路(或提供外源IGF-I/II即使存在TGF-β也可恢复分化能力),可重建促再生微环境。5

在运动医学领域,IGF-1与有氧适能和肌肉耐力相关。在临床前模型中,它增加肌肉质量和力量、限制退化,并预防收缩诱发损伤。控制释放或聚乙二醇化IGF-1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功能恢复,显示其缩短恢复期、增强训练适应性和支持运动表现的潜力;然而,人体试验受递送和安全性问题限制。5

对于伤口愈合和术后恢复,局部持续给予IGF-1通过调节炎症因子并保护肌肉(包括败血症和缺血模型)加速再生,作用机制涉及维持老年肌肉神经肌肉接点完整性。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促血管生成因子联合使用时,进一步恢复灌注和成肌作用。

临床转化需优先考虑靶向局部给药以最大化疗效并最小化系统风险。5

新兴应用领域

早期临床和机制研究表明,牛初乳可能通过抑制系统性炎症和重塑代谢支持代谢健康。骨科患者连续21天补充牛初乳,在90天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下降,同时伴随疼痛、情绪和睡眠的平行改善,表明炎症负荷减轻。

该试验(IRCT20220424054643N1)证实初乳补充可改善髋臼骨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并缓解疼痛。6 在老年人群中,连续12周摄入初乳改变了促炎介质表达和非靶向代谢组谱,与有益代谢转变一致。1

肠道-大脑轴通路支持其神经保护潜力,乳铁蛋白等生物活性物质通过强化肠道屏障功能、将菌群失调转向平衡状态,并增加短链脂肪酸产生。这些短链脂肪酸可调节神经炎症、强化血脑屏障完整性并影响神经传导。

这些效应正在骨折后恢复领域外拓展,运动员和临床人群的纵向研究持续扩展潜在应用。总体而言,全球范围内初乳正成为炎症和代谢相关疾病的新型安全辅助剂。6

安全性、局限性和挑战

总体而言,短期试验显示成人对牛初乳耐受性良好,安全性良好;但具体机制和个体差异反应仍不明确。乳糖不耐受或牛奶蛋白过敏者需谨慎,脆弱人群(如早产儿)的产品选择必须排除蜡样芽孢杆菌污染。3

补充剂质量和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差异显著,其成分受品种、胎次、疾病、首次挤奶时间、季节等农场变量影响,标准化困难。加工过程引入变异性,组分分离和保存困难影响产品一致性。1,2

许多市售产品为低剂量片剂或胶囊,摄入剂量低于临床研究剂量,引发对剂量等效性的质疑。现有证据主要来自小规模试点研究(如7名志愿者的NSAID诱导通透性研究、1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而非大型多中心试验。异质性方案和终点导致研究结果不一致。需要随机对照试验明确疗效、剂量、适用人群(如胃肠道疾病),以及整体初乳与特定组分的最佳风险收益比。4

结论

初乳作为食品来源的辅助剂展现出成人健康管理的潜力,兼具免疫防御与黏膜及组织支持功能。其富含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可增强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强化肠道屏障完整性,并促进剧烈运动、药物损伤或手术等应激后的修复。

早期试验和机制研究提示通透性、炎症标志物和疾病负担降低,以及恢复加速的信号。然而,产品异质性、剂量差异和小规模短期研究限制了结论的可靠性。需要严谨、标准化的随机对照试验明确其疗效、适应症、最佳制剂和安全性,以指导循证临床应用。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