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细菌或可触发阿尔茨海默病 新研究发现Nose bacteria may trigger Alzheimer’s disease, study finds

环球医讯 / 认知障碍来源:knowridge.com澳大利亚 - 英语2025-11-16 21:44:08 - 阅读时长2分钟 - 797字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最新研究揭示,鼻腔中的肺炎衣原体细菌可通过嗅觉神经直接侵入大脑,触发与阿尔茨海默病密切相关的β-淀粉样蛋白沉积。该神经绕过血脑屏障形成特殊通道,日常拔鼻毛或挖鼻孔等行为可能损伤鼻腔黏膜增加细菌入侵风险。研究同时指出嗅觉减退是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预警信号,建议60岁后进行嗅觉筛查,为疾病早期干预提供新思路,相关成果已发表于《科学报告》期刊。
阿尔茨海默病鼻腔细菌肺炎衣原体嗅觉神经β-淀粉样蛋白嗅觉减退鼻腔黏膜鼻腔护理脑健康日常习惯
鼻腔细菌或可触发阿尔茨海默病 新研究发现

我们的鼻子不仅帮助我们嗅闻花朵、食物或新鲜空气,还可能成为大脑的隐蔽通道。格里菲斯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某些细菌能直接从鼻腔进入大脑,可能引发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病理变化。这项发现为感染如何影响该疾病提供了全新视角。

该研究由詹姆斯·圣约翰(James St John)教授领导,发表于《科学报告》。团队聚焦于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这种细菌通常引发肺部感染、鼻窦炎等呼吸道疾病。但研究人员发现意外现象:细菌可通过嗅觉神经(负责嗅觉的神经)进入大脑。该神经特殊之处在于直接暴露于外部环境,而大脑其他区域受血脑屏障保护。嗅觉神经绕过此屏障,为细菌提供了直达大脑的捷径。

科学家通过小鼠实验证实:将细菌引入鼻腔后,细菌沿嗅觉神经进入大脑,并触发产生与阿尔茨海默病强相关的β-淀粉样蛋白。这种黏性蛋白随时间累积形成斑块,专家认为斑块会干扰脑细胞通信,最终导致记忆丧失等阿尔茨海默病症状。

研究中一个意外发现涉及日常习惯:挖鼻孔或拔鼻毛可能损伤鼻腔脆弱黏膜。当黏膜受损时,有害细菌更易入侵。研究团队警告,若细菌更易进入,将增加大脑长期病变风险。

嗅觉减退是阿尔茨海默病最早症状之一,常早于记忆问题数年出现。因此,研究者建议60岁左右进行简易嗅觉测试,以早期发现脑部变化。若出现意外嗅觉丧失,可能是脑内异常的警示信号。

尽管当前研究基于小鼠,团队已计划开展人体研究,验证该感染途径是否存在于人类。若证实,将开辟阿尔茨海默病检测、预防和治疗的新途径——例如通过治疗鼻腔感染保护大脑,或基于嗅觉减退开发新检测手段。

目前公众可采取简单防护措施:避免挖鼻孔或拔鼻毛以保护鼻腔黏膜。维持鼻腔健康或能阻止细菌进入不该去的区域。这项研究揭示了嗅觉、感染与脑健康间的深层关联,为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检测打开新思路,并提醒人们:日常小习惯(包括鼻腔护理)对长期脑健康具有潜在影响。

【全文结束】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