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南旁遮普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时空聚类及其与社会经济、气象和空气污染因素的关联Spatiotemporal clusters of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associated with socioeconomic, meteorological, and air pollution factors in South Punjab, Pakistan

健康研究 / 来源:bmcpublichealth.biomedcentral.com巴基斯坦 - 英语2025-08-26 02:07:13 - 阅读时长4分钟 - 1820字
本研究采用时空扫描统计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了2016-2020年巴基斯坦南旁遮普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社会经济、气象和空气污染因素的复杂关联。研究发现,气温(每升高1℃发病率下降4.8%)、降雨量与ARI呈负相关,而雾天(每增加1天发病率上升1%)、尘暴(每增加1次发病率上升2%)和NO₂污染(相对风险1.57)显著增加感染风险,且这些因素的地理作用强度存在显著空间异质性。该研究为制定区域性呼吸道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了首个基线数据。
急性呼吸道感染巴基斯坦南旁遮普地区时空聚类社会经济因素气象因素空气污染因素呼吸道健康防控策略
巴基斯坦南旁遮普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时空聚类及其与社会经济、气象和空气污染因素的关联

摘要

背景

在巴基斯坦,急性呼吸道感染(ARI)仍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然而,关于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与呼吸道感染相互作用的研究仍存在不足,且地理差异特征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生态学层面的时空分析,探讨了巴基斯坦南旁遮普地区ARI发病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选定社会经济、气象和空气污染因素的地理关联。

方法

应用时空扫描统计学方法分析2016-2020年间南旁遮普地区ARI的纯时间、纯空间和时空聚类。采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和地理加权回归(GWR)建模变量间的线性和非线性空间关系。

结果

中心和北部地区发现两个空间聚类,占总病例的28.5%。东北部出现相对风险1.57的时空聚类。季节性GLM显示气温、雾、尘暴和NO₂对ARI有显著影响,而农村人口和文盲率等社会经济变量影响有限。GWR揭示预测变量与ARI发病率的关系具有空间异质性,强调需考虑局部环境差异。

结论

本研究首次系统揭示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与ARI的显著关联,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了基线数据,并可能推广至其他类似地区。

引言

呼吸道疾病是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贡献者,世卫组织估计呼吸道感染占全球疾病总数的6%。急性呼吸道感染(ARI)影响呼吸道各部位,持续时间短于30天,在所有年龄组中普遍存在。在发展中国家,ARI导致5岁以下儿童20%的死亡,年死亡约660万例。社会人口和文化因素显著影响ARI传播,但可通过改善卫生条件和使用清洁能源缓解。

在亚洲,ARI严重影响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生计,增加医疗资源需求。在巴基斯坦,ARI是旁遮普省的主要疾病,占南旁遮普地区报告疾病的24%和呼吸道疾病的77%。ARI发病率与气象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其中气温直接影响病毒存活,雾和尘暴促进病原体传播,NO₂等空气污染物加剧呼吸道健康风险。

方法

数据来源

研究使用南旁遮普地区2016-2020年DHIS系统记录的ARI病例数据,覆盖11个县43个分区。气象数据来自巴基斯坦气象部,空气污染数据来自哨兵5号卫星,社会经济数据来自多指标聚类调查报告。

分析方法

采用SaTScan进行时空聚类分析,GLM建模季节性非平稳关系,GWR分析空间异质性。使用逆距离权重插值法生成连续气象数据集。

结果

ARI时空模式

数据呈现显著季节性,冬季(11月至次年2月)病例达高峰,2020年初因新冠疫情出现病例骤降。Multan分区发病率最高(每千人17例),D.G.汗分区最低。

空间聚类

发现两个高风险空间聚类,主要分布在Bahawalpur和Multan分区的9个分区(相对风险1.06-1.46),覆盖21.7%的病例。

时空聚类

2017年9月至2020年2月出现相对风险1.57的东北部时空聚类,涉及12个县。

因素关联

气温(每升高1℃发病率下降4.8%)、降雨量与ARI呈负相关;雾(每增加1天发病率上升1%)、尘暴(每增加1次发病率上升2%)和NO₂污染显著促进感染。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较弱,但电力使用(每增加1%发病率上升3%)和排污不当(每增加1%发病率上升10%)有微弱正相关。

讨论

研究首次揭示南旁遮普地区ARI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现气象因素(气温、雾)和空气污染(NO₂)比社会经济因素更能影响发病率。地理加权回归显示,各因素的地理作用强度存在显著差异,强调需制定区域化防控策略。

2020年初病例骤降可能与新冠疫情下的口罩使用、社交距离等防控措施相关。东北部高人口密度地区(如Bahawalpur市,2773人/平方公里)因密切接触导致高传播风险。NO₂污染与ARI的强相关提示需加强工业排放管控。虽然农村人口和文盲率无显著影响,但住房能源类型(电力使用)和卫生条件(排污不当)仍具微弱正向关联,可能反映居住条件改善对疾病报告的影响。

GWR分析显示,南部地区气温的保护效应更强(β系数-0.048),而尘暴影响在南部高于北部。CO呈正相关,SO₂和NO₂呈现潜在保护效应,提示空气污染物对ARI的影响存在复杂机制。社会经济因素的混合关联(如文盲率、土房比例在部分地区与高发病率正相关)表明需结合局部环境制定干预措施。

结论

本研究系统揭示了南旁遮普地区ARI的多因素驱动机制,强调区域性防控策略的重要性。通过识别显著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为脆弱地区制定干预措施和适应性计划提供了首个基线数据。研究方法和发现可推广至其他类似地区,助力开发更有效的呼吸道感染防控策略。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