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AI引发"去技能化"效应
波兰西里西亚大学胃肠病学系联合多家机构的最新研究表明,医疗人工智能的应用可能降低医生的核心诊断能力。这项发表在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胃肠病学与肝病学》的研究首次揭示了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对医生临床技能的潜在负面影响。
研究团队负责人克日什托夫·布德津指出,虽然现有研究表明人工智能能提升结肠镜检查的腺瘤检出率(ADR),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医生技能退化。研究显示,在引入奥林巴斯CADe人工智能辅助系统三个月后,19名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累计操作超2000例)中15人出现非辅助检查时的腺瘤检出率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 此前已有研究证实AI辅助系统会导致医生注意力下降。2019年研究显示使用AI进行息肉检测时,医生的眼球运动明显减少;乳腺癌钼靶检查研究也发现,在依赖AI辅助的情况下,医生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降低。
实验设计与关键发现
该对照实验在波兰四家内镜中心开展,对1443例患者进行了引入AI系统前后的对比检查。研究人员特别关注"标准非AI辅助检查"的质量变化,采用腺瘤检出率(ADR)作为核心评估指标。
实验数据揭示:
- 引入AI系统后,标准检查的ADR从28.4%(795例中226例)降至22.4%(648例中145例)
- 统计学差异显著(绝对差异-6.0%,95%置信区间-10.5至-1.6,p=0.0089)
- 19名医师中仅4人保持原有诊断水平
研究团队特别指出,这种"去技能化"现象源于人类对决策支持系统的过度依赖。当医生习惯性依赖AI提示时,会逐渐削弱其自主判断能力,表现为注意力下降、责任感减弱和临床决策能力退化。
研究局限与警示
尽管研究团队承认存在统计混杂因素和样本量限制,但该发现对医疗AI应用具有重要警示意义。研究特别强调:
- 每位医师的平均观察样本量不足(需更多数据验证)
- 当前研究仅针对奥林巴斯CADe系统
- 但AI工具的普遍性特征可能具有广泛影响
奥林巴斯公司的CADe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分析内镜图像,能有效提升息肉检出率。但研究揭示了一个悖论:虽然AI即时辅助能提高当次检查效果,但长期使用反而会损害医生的核心诊断能力。
研究团队建议:
- 建立AI辅助设备的使用规范
- 制定医生技能保持训练方案
- 重新评估医疗AI研究的设计标准
- 加强AI医疗设备的长期影响监测
这项研究为医疗人工智能的应用敲响了警钟,提示医疗界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必须警惕技术依赖带来的能力退化风险。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