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模型精准识别房颤患者抗凝治疗需求AI Model Pinpoints AFib Patients Needing Blood Thinners | Mirage News

环球医讯 / AI与医疗健康来源:www.miragenews.com美国 - 英语2025-09-04 12:22:45 - 阅读时长4分钟 - 1712字
西奈山医院研究人员开发出全球首个基于图神经网络的AI模型,可对心房颤动患者进行个性化抗凝决策分析。该模型通过分析患者完整电子病历,综合评估脑卒中风险与大出血风险,在临床试验中将50%患者的抗凝治疗建议重新分类,标志着心血管疾病治疗范式转变。
AI模型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中风预防出血风险个性化治疗电子健康记录临床决策全球健康精准医疗
AI模型精准识别房颤患者抗凝治疗需求

AI模型精准识别房颤患者抗凝治疗需求

西奈山医院/西奈山医学院

会议发布:"突破性科学"专场在欧洲心脏病学会 - 人工智能驱动的心血管生物标志物与临床决策

标题:图神经网络自动化抗凝决策

关键结论:西奈山研究团队开发的AI模型可为心房颤动(AF)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建议——帮助临床医生准确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凝剂(血液稀释药物)预防中风,这是该患者群体的当前标准治疗方案。该模型开创了AF患者临床决策的全新方法论,可能带来该领域范式转变。

本研究中,AI模型对多达半数AF患者建议避免使用抗凝剂治疗——这些患者依据当前护理标准本应接受该治疗。这种改变可能对全球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研究重要性: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全球约5900万人受累。发作时心脏上腔室震颤导致血流淤滞形成血栓,这些血栓可能进入大脑引发中风。抗凝剂是该人群预防血栓和中风的标准治疗,但某些情况下可能引发重大出血事件。

该AI模型利用患者完整电子健康记录生成个性化治疗建议,权衡脑卒中风险与大出血风险(无论是否由血液稀释剂治疗引发)。这种临床决策方法相较当前实践更具个体化特征——当前临床使用基于群体研究的平均风险评分工具,而非针对个体的风险评估。该模型提供个体层面的风险评估,并据此生成综合治疗获益与风险的个性化建议。

本研究可能彻底改变临床医生治疗这种常见疾病的方式,以最大限度减少中风和出血事件。同时标志着临床决策模式的范式转变。

研究独特性:这是首个基于患者实际临床特征(通过底层风险评估)设计的个体化AI模型,计算综合获益推荐以减少中风和出血。研究方法:研究人员基于180万患者、2100万次门诊记录、8200万条笔记和12亿个数据点训练AI模型,生成是否使用抗凝剂的综合推荐。

模型验证:在西奈山医疗系统38,642名房颤患者中测试模型性能,同时在斯坦福大学12,817名公开数据集患者中进行外部验证。

结果:模型生成的治疗建议有效平衡中风与出血风险,将约半数AF患者的抗凝治疗建议重新归类——这些患者依据现行治疗指南本应接受抗凝治疗。

临床意义:该研究标志着患者护理新时代的到来。对于房颤患者治疗,将实现更个性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

研究人员观点:

"这项研究标志着我们管理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方式的深刻现代化,可能改变临床决策范式,"西奈山福斯特心脏医院机器学习主任Joshua Lampert医生表示,"该方法克服了临床医生将群体统计外推到个体时评估净效益的需求——这正是临床医生希望达成的核心目标。模型不仅能计算初始建议,还能根据就诊前的完整电子健康记录动态更新建议。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建议可分解为中风和重大出血概率,减轻了临床医生权衡非个性化风险的认知负担,避免了额外数据收集的人力需求,并提供直观的个体化风险剖面以辅助患者咨询。"

"这项工作展示了先进AI模型如何综合电子健康记录中的数十亿数据点生成个性化治疗建议,"西奈山艾肯医学院人工智能与人类健康系主任Girish Nadkarni医生补充道,"通过突破'一刀切'的人群风险评分,我们现在可以向临床医生提供个体化的中风和出血概率,实现共享决策和精准抗凝策略,这是真正的范式转变。"

"预防中风是房颤管理的核心目标,这种心脏节律障碍预计一生中将影响三分之一成年人,"西奈山福斯特心脏医院心脏电生理学主任Vivek Reddy医生指出,"如果未来随机临床试验证明该AI模型至少具有观察到的部分区分高低风险患者的能力,该模型将对患者护理和预后产生深远影响。"

"当患者询问'这对我的具体意义'时,我们创造了全新回答方式,"共同第一作者、人工智能与人类健康系数据科学家Justin Kauffman解释道,"我们的系统查看完整病史,在就诊前计算中风和大出血风险。不是简单告知可能发生什么,而是展示您个人发生的可能性及概率,这给医患双方更清晰的个体化认知,而非依赖可能遗漏重要个体因素的统计数据。"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