嘌呤类似物Purine analogues

更新时间:2025-06-22 00:15:23
编码XM71S1
子码范围XM1055 - XM9RH9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 药品分类
    化学药品(抗代谢类抗肿瘤药)
  • 来源与性状
    嘌呤类似物是人工合成的核苷类似物,通过化学修饰天然嘌呤结构(如腺嘌呤、鸟嘌呤)开发而来,具有抗代谢作用。典型代表包括硫唑嘌呤、巯嘌呤、氟达拉滨等,性状多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可溶于水或有机溶剂。
  • 管理级别
    非管制处方药(Rx-G)
    原因:属于需医师处方使用的抗肿瘤药,但未被列入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特殊管理目录。
  • 临床价值
    精准干预药(P)
    原因:针对特定肿瘤细胞代谢途径(如DNA/RNA合成)发挥选择性抑制作用,用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部分实体瘤的精准治疗。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1. 抗肿瘤作用
    • 硫唑嘌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
    • 氟达拉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一线治疗
    • 克拉屈滨:毛细胞白血病、多发性硬化症
  2. 免疫调节
    • 硫唑嘌呤:用于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3. 抗病毒作用
    • 喷昔洛韦(前体药物泛昔洛韦):抗疱疹病毒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 副作用

    1. 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约30%)、血小板减少
    2. 肝毒性:转氨酶升高(氟达拉滨发生率15-20%)
    3. 神经毒性:氟达拉滨可致周围神经病变(剂量依赖性)
    4. 肺毒性:间质性肺炎(硫唑嘌呤罕见但严重)
    5. 致畸性:妊娠期禁用(FDA分类D)
  • 禁忌与风险

    1. 严重骨髓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2. 活动性感染未控制者禁用氟达拉滨
    3. 硫唑嘌呤代谢缺陷患者(TPMT基因突变)需剂量调整
    4. 与别嘌呤醇联用时毒性增加(需剂量减半)

参考文献

  1.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21):氟达拉滨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长期随访研究
  2. 《Blood》癌症治疗指南(2023版):嘌呤类似物的剂量调整策略
  3.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22):TPMT基因检测指导硫唑嘌呤个体化用药的临床实践
  4. WHO抗癌药物基本目录(2023):嘌呤类似物的治疗地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