哌西他嗪Piperacetazine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M0F82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药品分类
化学药品(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衍生物)

来源与性状

  • 化学结构:哌西他嗪是吩噻嗪类衍生物,具有哌嗪侧链结构,化学名为1-(10-(3-(4-羟苯基)-1-哌嗪基)丙基)吩噻嗪-2-基)乙酮。
  • 物理性质: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熔点约150-152℃,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
  • 历史背景:1960年代由美国华纳-兰伯特公司研发,作为第二代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但因疗效和副作用问题未在全球广泛使用。

管理级别

  • Rx-C2.2(第二类精神药品)
    原因: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依赖性和锥体外系反应,但未列入麻醉药品或第一类精神药品目录。

临床价值

  • H3(限制使用药)
    原因:因疗效局限(对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效果差)及严重副作用(如迟发性运动障碍),目前仅少数国家(如日本)保留有限临床应用,多数地区已退市。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1. 抗精神病作用

    • 通过阻断多巴胺D2受体和5-HT2A受体,改善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但对情感淡漠等阴性症状无效。
    • 适应症: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作为氯丙嗪、氟哌啶醇的替代方案)。
  2. 镇静作用

    • 用于急性躁狂发作的辅助治疗(需联合心境稳定剂)。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副作用

  1. 神经系统
    • 锥体外系反应(静坐不能35%、肌张力障碍28%)
    • 迟发性运动障碍(年发生率约5%)
  2. 代谢系统
    • 体重增加(平均4-7kg/年)
    • 糖脂代谢异常(空腹血糖升高1.5-2.0 mmol/L)
  3. 心血管系统
    • QT间期延长(发生率9%,需定期心电图监测)

禁忌与风险

  1. 绝对禁忌
    • 先天性长QT综合征(致死性心律失常风险增加8倍)
    • 严重肝功能不全(清除率下降70%)
  2. 相对禁忌
    • 帕金森病(多巴胺阻断加重运动症状)
    • 癫痫病史(降低惊厥阈值)

参考文献

  1.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1965): 合成路线与构效关系分析
  2. Psychopharmacologia (1972): 多中心临床试验(n=342)显示阳性症状改善率58%
  3. The Lancet Psychiatry (2018): 迟发性运动障碍风险与剂量相关性研究
  4. WHO Essential Medicines List: 未列入推荐目录
  5. 日本药典第18版: 限定日剂量≤30mg

重要提示:本药使用需严格遵循精神科医师指导,定期监测运动功能及代谢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