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基氨吩噻嗪Ethyl aminophenothiazine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M5EP8

核心定义

一、药物基本属性

  • 药品分类
    化学药品(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
  • 来源与性状
    乙基氨吩噻嗪属于吩噻嗪衍生物,为人工合成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以吩噻嗪环为核心,侧链含乙氨基基团,可能通过化学修饰增强对多巴胺受体的选择性阻断作用。吩噻嗪类药物自20世纪50年代起应用于精神疾病治疗,是经典抗精神病药的代表类别之一。
  • 管理级别
    非管制处方药(Rx-G)。吩噻嗪类药物虽需严格管理,但未列入麻醉、精神或毒性药品管制范畴,临床使用需凭处方。
  • 临床价值
    替代药(A)。吩噻嗪类药物因锥体外系反应等副作用显著,已逐渐被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利培酮)取代,但仍用于特定患者或资源有限场景。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1. 抗精神病作用
    通过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D2受体,缓解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及躁狂发作。
  2. 镇静与情绪稳定
    抑制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减轻激越、攻击性行为和睡眠障碍。
  3. 止吐作用
    阻断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CTZ)多巴胺受体,用于化疗或药物所致呕吐。
  4. 自主神经调节
    拮抗α-肾上腺素能受体,可能引发体位性低血压;抗胆碱作用可致口干、便秘。

主要适应症

  • 急慢性精神分裂症
  •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
  •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短期控制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 副作用

    • 神经系统:锥体外系反应(静坐不能、肌张力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嗜睡、认知迟钝。
    • 心血管系统:体位性低血压、QT间期延长(罕见但需警惕尖端扭转型室速)。
    • 代谢与内分泌:体重增加、催乳素升高(可能导致闭经或性功能障碍)。
    • 其他:光敏性皮炎、肝酶升高、粒细胞减少(罕见但严重)。
  • 禁忌与风险

    • 绝对禁忌:昏迷状态、严重心血管疾病(如长QT综合征)、帕金森病、青光眼。
    • 相对禁忌:癫痫史、肝肾功能不全、妊娠(可能致新生儿锥体外系症状)。
    • 药物相互作用:与中枢抑制剂(酒精、阿片类)联用加重呼吸抑制;与抗胆碱药联用增加谵妄风险。

临床建议
使用前需评估心电图及代谢指标,起始低剂量逐步调整。长期治疗者需定期监测运动功能及血液学参数。出现肌张力障碍可联用苯海索,但迟发性运动障碍需立即停药。

声明
以上信息基于吩噻嗪类药物的共性特征,具体临床应用需结合患者个体差异,并严格遵循精神科医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