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纤维化Alcoholic liver fibrosis
编码DB94.2
关键词
索引词Alcoholic liver fibrosis、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酒精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变、酒精性肝纤维化 [possible translation]、酒精性肝硬化 [possible translation]、酒精性肝硬化
同义词alcoholic fibrosis and sclerosis of liver、alcohol liver fibrosis、Alcoholic sclerosis of liver
缩写ALF、酒精性LF
别名酒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纤维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ME24 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
ME24.Y其他特指的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ME24.1消化系统瘘ME24.A6大便潜血阳性ME24.6消化系统扩张ME24.A其他消化系统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5消化系统溃疡ME24.0消化系统脓肿ME24.8消化系统绞窄或坏疽ME24.3消化系统穿孔ME24.3Y其他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3Z未特指部位的消化系统穿孔ME24.A0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ME24.A5呕血ME24.35胆囊或胆管穿孔ME24.4消化系统狭窄ME24.9胃肠出血ME24.9Z未特指的胃肠出血ME24.30小肠穿孔ME24.A4黑便ME24.A3便血ME24.31大肠穿孔ME24.90急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ME24.A1肛门和直肠出血ME24.7消化系统嵌顿ME24.A2食管出血ME24.2消化系统梗阻ME24.91慢性胃肠道出血,不可归类在他处者DA26.0 食管静脉曲张
DA26.01食管静脉曲张不伴出血DA26.0Z未特指的食管静脉曲张DA26.00食管静脉曲张伴出血病程分级
DA26.00慢性DA26.00急性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酒精性肝纤维化是由于长期过量饮酒导致肝脏内胶原蛋白和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沉积所引起的肝脏病理状态。这一过程表现为肝脏结构的重塑,即正常肝组织逐渐被疤痕组织替代,从而影响肝脏功能。酒精性肝纤维化可以视为酒精性肝病进展的一个中间阶段,通常发生在酒精性脂肪肝之后、酒精性肝硬化之前。
病因学特征
-
酒精代谢产物毒性:
- 长期大量饮酒会增加乙醛的产生,乙醛是酒精在肝脏中代谢的主要产物之一,具有直接毒性作用,可引起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损伤,促进炎症反应并最终导致纤维化。
-
免疫介导的损伤:
- 乙醇及其代谢物能激活肝星状细胞(HSCs),促使这些细胞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后者合成大量的ECM成分如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加速了纤维化进程。
- 慢性酒精摄入还能改变肠道通透性,引发内毒素血症,进一步加剧肝脏内的炎症环境,促进纤维化发展。
-
遗传易感性因素:
- 个体对酒精性肝损害的敏感度存在差异,部分人群因携带特定基因多态性而更易于发生酒精相关性肝病,包括纤维化。例如,某些人可能缺乏足够的乙醇脱氢酶活性来有效处理体内的酒精,增加了患病风险。
-
其他共存疾病的影响:
- 病毒性肝炎(特别是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也可能与酒精共同作用,加重肝脏损伤程度,加速纤维化进程。
- 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条件也常伴随出现,并通过不同机制促进肝脏纤维化的发展。
病理机制
-
纤维化形成的关键步骤:
- 激活阶段:酒精诱导的肝损伤首先触发局部炎症反应,释放多种促炎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和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它们能活化静息状态下的HSCs。
- 增殖阶段:活化的HSCs开始快速分裂增生,同时合成并分泌大量ECM蛋白,尤其是胶原类型I和III。
- 沉积阶段:随着ECM积累增多,正常肝细胞结构受到破坏,代之以无功能的纤维组织,形成典型的“假小叶”结构,标志性的肝纤维化形态得以确立。
-
生物化学变化:
- 在纤维化过程中,除了胶原蛋白外,还包括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等其他ECM成分显著增加,反映了肝脏修复反应失衡的结果。
- 此外,一些反映纤维化活动性的血液标志物水平也会升高,比如Ⅳ型胶原肽片段、Ⅲ型前胶原肽(PⅢP)等,可用于监测病情进展或治疗效果评估。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酒精性肝纤维化早期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特异性症状,或者仅表现为轻微不适如乏力、腹胀、右上腹部隐痛等。
- 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体重减轻以及轻度黄疸等症状。
- 严重者可能会有蜘蛛痣、手掌红斑等肝硬化的典型体征显现。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