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数万名患者可能面临危险的药物相互作用风险,医生发出警告——最新研究发现,抗抑郁药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可能触发危及生命的心脏问题。
这两种药物应用广泛:去年英格兰约有860万人使用抗抑郁药。另有6万名患者每年因心脏疾病或日益普遍的焦虑躯体症状(如心悸和颤抖)而服用β受体阻滞剂。
科学家对65名同时患有抑郁症和高血压的成年人进行研究,发现两类药物联用会增加危险性低血压和异常心率减慢的风险。所有受试者均同时服用β受体阻滞剂与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s)、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等最常用抗抑郁焦虑药物(包括氟西汀、舍曲林、文拉法辛),以及度洛西汀和安非他酮。
研究人员发现,CYP2D6代谢型β受体阻滞剂(包括美托洛尔、卡维地洛和奈必洛尔)风险最高。这类药物通过肝脏中的CYP2D6酶分解。若该酶被其他药物(如某些抗抑郁药)抑制,β受体阻滞剂可能在体内积累至危险水平。
分析显示,联用该组合药物的患者血压下降15-20%,心动过缓(心跳异常减慢)风险增加25%。严重低血压可导致头晕、昏厥、器官损伤甚至休克——当重要器官缺氧时可能发生。心动过缓则会增加癫痫发作、晕厥和心脏骤停风险。
研究结果在美国心脏协会2025年高血压科学会议上公布。卡拉奇道医学院首席研究员因沙尔·贾韦德博士表示:"我们预期会有药物相互作用,但其程度——特别是奈必洛尔与其他CYP2D6代谢型β受体阻滞剂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当惊人。"
研究团队指出,服用阿替洛尔或纳多洛尔的人群未出现此效应,因其体内代谢途径不同,与抗抑郁药相互作用可能性较低。贾韦德博士强调:"临床医生在联用CYP2D6代谢型β受体阻滞剂与SSRIs或其他CYP2D6抑制剂时应格外谨慎。剂量调整和密切监测至关重要,而肝脏代谢依赖度较低的β受体阻滞剂可能是更安全的替代方案。"但她同时指出,由于研究仅涉及少量患者,仍需更大规模试验验证。
低血压的警示信号包括头晕、视力模糊、恶心、昏厥和意识混乱。心动过缓症状则表现为胸痛、极度疲劳、呼吸困难和注意力难以集中。
当前,随着β受体阻滞剂用于焦虑治疗的日益增多,专家对此类药物使用激增表示担忧。最初为治疗心脏病开发的普萘洛尔已成为缓解高压情境紧张情绪的常用药物。通过阻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它能减缓心率、降低血压并抑制颤抖、出汗和心悸等应激躯体反应。
但专家警告,目前缺乏证据证明该药对慢性焦虑或恐慌发作具有长期疗效,长期使用甚至可能增加死亡风险。包括克里斯汀·贝尔和瑞秋·森诺特在内的名人均表示,β受体阻滞剂帮助他们在高压情境中保持镇定。
全科医生阿米尔·汗博士指出,许多医生会为"情境性焦虑"(例如大型公开演讲前)开具此类药物,"但仅限短期使用,而非长期依赖。"他解释道。尽管该药物不具备成瘾性,但超剂量服用可能非常危险。常见副作用包括疲劳、头晕和睡眠障碍,更严重的风险则包含心力衰竭、呼吸困难和严重过敏反应。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