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世界数据证实GLP-1受体激动剂对哮喘及心肺疾病患者疗效显著Real-World Data Back GLP-1s in Asthma, Cardiopulmonary Conditions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www.msn.com美国 - 英语2025-11-01 03:16:42 - 阅读时长5分钟 - 2133字
在CHEST年会上公布的多项真实世界研究证实,GLP-1受体激动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肺健康具有显著临床益处,包括显著降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死亡率风险、减少肥胖哮喘患者的急性发作频率及类固醇使用量,并有效改善插管风险、新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心房颤动等并发症;研究基于覆盖全美50州近180万患者的TriNetX数据库分析,同时提示哮喘合并睡眠呼吸暂停患者需个体化治疗方案,为糖尿病合并心肺疾病的药物选择提供了关键循证依据。
GLP-1受体激动剂2型糖尿病心肺疾病哮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死亡率急性发作风险类固醇用量插管风险高血压心房颤动
真实世界数据证实GLP-1受体激动剂对哮喘及心肺疾病患者疗效显著

芝加哥讯——美国胸科医师学会主办的CHEST年会上,研究人员报告了一系列大型真实世界分析结果,证实GLP-1受体激动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肺疾病具有显著益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生存优势

一项真实世界研究显示,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的患者相对生存获益提高20%(P<0.001)。在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倾向评分匹配患者中,未使用GLP-1药物者的一年死亡率风险是用药者的两倍以上(1.8% vs 0.9%,P<0.001)。对于合并OSA的匹配患者,未用药者的一年死亡相对风险高达2.45倍(2.5% vs 1.0%,P<0.001)。福勒(Fowler)在会上指出:"这表明OSA诊断状态可能是GLP-1受体激动剂处方与死亡率之间的效应修饰因子。"

该分析纳入TriNetX数据库中2015年10月至2025年1月期间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近180万2型糖尿病患者数据,该数据库整合了全美50个州69家医疗机构的信息。研究人员基于年龄、性别、种族、高血压、静脉血栓栓塞、吸烟史、肝硬化、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病、癌症、高脂血症、脑血管意外、心房颤动及冠状动脉疾病等变量进行倾向评分匹配。数据局限性包括缺乏患者用药依从性、OSA严重程度及其他治疗参数的个体化信息。

迈阿密大学杰克逊纪念医院的达利安·莱特伦(Dalian Letren)博士对同一数据库的另一项分析发现,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商品名诺和泰Ozempic、Wegovy)对合并OSA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获益随用药时长增加而提升。与未使用GLP-1激动剂的同类患者相比,用药1年、3年和5年的绝对风险降低幅度分别达2.63、3.37和3.61个百分点。

哮喘治疗新证据

一项回顾性比较结局分析表明,肥胖哮喘患者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可显著降低急性发作风险及类固醇用量。用药患者哮喘急性发作率约为未用药者的一半(4.4% vs 9.6%,P<0.001),泼尼松处方率也降低约40%(16.2% vs 27.6%,P=0.002)。该研究基于TriNetX数据库,针对体重指数(BMI)≥30且肺功能正常、接受标准哮喘治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商品名舒利迭Symbicort)的成年患者,对比了1,066名用药组与匹配对照组。分析排除了随访前5年有哮喘急性发作史,以及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或肺纤维化的患者。

匹兹堡阿勒格尼总医院的罗艾尔·古尔(Rohail Gul)博士报告了另一项针对哮喘合并OSA患者的TriNetX分析,该研究对比了29,109名接受GLP-1治疗或减重手术的倾向评分匹配患者。结果显示,GLP-1激动剂治疗组哮喘急性发作率略高但具有统计学意义(10.7% vs 9.9%),但显著降低了以下风险:心房颤动或扑动(8.2% vs 11%)、插管需求(1.4% vs 2.8%)、死亡率(2.1% vs 4.8%)、营养缺乏(29% vs 42%)及BMI>30(58.7% vs 61.4%)。古尔总结道:"治疗必须个体化。"

其他心肺风险获益

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马丁·博里索夫(Martin Borissov)博士报告,对于合并OSA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风险比HR 0.603,95%置信区间CI 0.548-0.664)和二甲双胍(HR 0.814,95% CI 0.73-0.906)相比,GLP-1受体激动剂显著降低插管风险。与二甲双胍(HR 0.886,95% CI 0.838-0.936)和磺脲类药物(HR 0.812,95% CI 0.777-0.848)相比,GLP-1药物使用者新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风险也更低;但与SGLT-2抑制剂或噻唑烷二酮类(TZDs)相比无显著差异。

博里索夫在同场会议的第二项报告中指出,与其他降糖药相比,GLP-1受体激动剂还略微降低新发高血压和心房颤动风险。在高血压方面,与二甲双胍使用者相比,GLP-1药物使用者的风险比为0.873(95% CI 0.812-0.933),与DPP-4抑制剂相比为0.934(95% CI 0.878-0.994),与磺脲类药物相比为0.904(95% CI 0.856-0.955);对TZDs的影响趋势相同但无统计学意义。在缺血性心脏病(对比磺脲类)、心房颤动(对比除二甲双胍和TZDs外所有药物类别)及心力衰竭(对比DPP-4抑制剂、磺脲类和TZDs)方面,GLP-1使用者均呈现显著优势,风险比范围与前述一致。GLP-1受体激动剂在这些终点上的效果与SGLT-2抑制剂总体相似。

两项研究均采用2010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TriNetX数据,通过倾向评分模型调整了人口统计学、糖尿病用药、BMI、高血压、哮喘、其他睡眠障碍、尼古丁依赖、调脂药物、阿司匹林使用、糖化血红蛋白及血压等因素。

博里索夫、古尔、塔(Tah)和莱特伦声明无利益冲突。福勒披露其参与美国医师学会(ABIM)重症监护试题编写工作组。

【全文结束】

大健康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