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今日揭示,持续睡眠质量不佳可能阻碍大脑清除废物的过程,从而增加痴呆风险。
长期以来,研究认为胶质淋巴系统通过推动脑脊液(CSF)——这种液体滋养脑组织和脊髓——流经大脑来清除“有毒物质”,维持大脑健康。
但英国科学家在分析了4万余名成年人的脑部结构后发现,胶质淋巴系统的“功能紊乱”会削弱其清洁能力,提高患痴呆症的可能性。
当该系统受到干扰时,人体更容易积累两种已知会在大脑中扩散并导致记忆问题的毒性蛋白——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
这些蛋白会形成斑块和缠结,干扰脑细胞功能,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最常见的痴呆症类型)的致病原因。
科学家在《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指出,睡眠对胶质淋巴系统功能至关重要,因此睡眠模式紊乱很可能损害该系统。
该发现可能为探索现有药物的重新利用或开发新药以改善胶质淋巴功能铺平道路。
剑桥大学临床神经科学专家、研究合著者陈宇彤博士表示:“尽管我们必须谨慎对待间接指标,但我们的工作在非常大的样本群体中提供了有力证据,表明胶质淋巴系统紊乱在痴呆症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令人振奋,因为它让我们得以追问:我们该如何改善这一系统?”
研究合著者、现就职于中国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放射科医生洪辉博士补充道:“我们已有证据表明脑部小血管疾病会加速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发展,现在我们找到了可能的解释原因——胶质淋巴系统紊乱很可能损害我们清除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的能力。”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应用了陈宇彤博士开发的算法,该算法能够通过核磁共振(MRI)扫描评估胶质淋巴功能。
将算法应用于4万份MRI扫描结果后,研究人员发现三个生物标志物与胶质淋巴功能受损相关,并能预测痴呆风险升高。
其中之一是DTI-ALPS指标,用于测量水分子沿血管周围微小通道的扩散情况;
第二项是产生脑脊液的脉络丛大小;
第三项指标反映了脑脊液流入大脑的流速。
进一步分析显示,多种心血管风险因素同样会损害胶质淋巴功能,例如高血压并增加痴呆风险。
研究人员表示:“改善脑脊液动力学的策略可能降低痴呆风险。”
这包括改善紊乱的睡眠模式和及时治疗高血压。
该研究成果今日将在巴塞罗那举行的2025年世界卒中大会(World Stroke Congress)上完整发布。
英国心脏基金会首席科学与医学官布莱恩·威廉姆斯教授(该研究资助方)表示:“这项研究让我们得以一窥大脑废物清除系统的问题如何悄无声息地增加晚年患痴呆症的风险。通过深化对胶质淋巴系统的理解,该研究为痴呆症的治疗和预防开辟了令人振奋的新研究方向。同时它也强调了控制已知心血管风险因素(如高血压)对降低痴呆风险的重要性。”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影响着英国98.2万人。
记忆力减退、思维推理困难及语言障碍是该疾病的常见早期症状,且会随时间推移逐渐恶化。
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英国机构的分析显示,2022年有74,261人死于痴呆症,较前一年增加5,083人,使其成为英国头号死因。
然而,阿尔茨海默病正呈全球上升趋势;前沿研究数据显示,1990年至2019年间,全球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症新发病例增长约148%,总病例数增加约161%。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