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面前讲述女儿中风后家庭的康复之路'In the Face of Catastrophe' details family journey after daughter's stroke - Newsday

心脑血管 / 来源:www.newsday.com美国 - 英语2025-09-10 21:15:10 - 阅读时长4分钟 - 1907字
31岁企业家珍妮弗·罗斯·戈德曼经历致命性脑卒中昏迷三周后,与母亲共同撰写回忆录,记录四年艰难康复历程及家庭情感升华。书中融合医疗笔记、心理重建和物理治疗细节,展现创伤后如何通过意志力重获生活希望。
健康中风康复创伤性脑损伤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语言治疗人生转型后遗症医疗专家反馈
灾难面前讲述女儿中风后家庭的康复之路

珍妮弗·罗斯·戈德曼经历了正常的职场早晨——直到一切突然失控。

2021年8月18日,在她31岁生日前几天,戈德曼突发大规模脑卒中,陷入为期三周的昏迷状态。"我的大脑在某个平静的周三早晨经历了暴烈死亡",戈德曼与70岁的母亲卡琳·梅格·赫希莱弗共同撰写的《灾难面前:创伤性脑损伤如何成为祝福》(Greenleaf出版社)一书中写道。

戈德曼对那个早晨的记忆十分模糊。"我醒来时感觉很好,在开车上班前冥想了近一小时",她在书中描述道。如今回望,她只记得"感觉异常"。

在家族传承百年的曼哈西特奢侈品百货公司地下室办公室里,戈德曼与母亲谈及过去四年的艰辛康复之路。她坦言:"我希望自己能恢复得更好些"。

说话轻声且略显迟疑的戈德曼目前仍无周边视觉能力,行动受限,需使用助行器和轮椅。每周需投入数小时进行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语言治疗。即便如此,她始终心怀感恩。

"我拒绝成为环境的受害者",她在Instagram主页写道,那里比现实中更容易表达自我。"我选择有意识地每天清晨醒来,拥抱新一天带来的机遇"。

正如书籍副标题所示,戈德曼将每个康复进展视为积极信号。"我恢复得很好,每天都在数算恩典"。她已逐步重返工作岗位,现与母亲共同管理百货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并启动名为"The Vibe"的员工关怀计划:"我们希望让每个人感受到特别和被重视"。

母亲的见证者角色

这本书堪称一部纪实日志——赫希莱弗从最初就开始详细记录所有细节。"我知道有天她会想要分享自己的故事",她在书中写道。当戈德曼恢复沟通能力后,首个愿望便是著书立说:"我有了新的人生使命,要通过故事传递希望,帮助他人战胜挑战"。

书中不仅收录作者双亲的观察笔记,还包括戈德曼父亲、姐姐等亲属,以及医院和多位治疗师的进度报告。直到全书过半,戈德曼才首次写下个人感想。2021年11月1日的记录简短却有力:"我感恩自己活着"。

故事开端极具冲击力:当百货公司员工发现戈德曼行走撞墙等异常症状后,总经理发送紧急短信:"立刻来电,珍妮情况不对,就像吞了迷幻药"。赫希莱弗在书中描述当时的恐惧感受。身为急诊医生的丈夫接到电话后火速赶往,嘴上调侃"想休息可以有更简单的方式",内心却充满恐惧:"珍妮,请别死"这四个字在他脑海中反复回响。

在北岸大学医院,检查显示戈德曼因脑部海绵状血管畸形引发大出血。医生建议手术,但需先排除脑部积血风险。在神经重症监护室等候区,墙上"每日相信奇迹"的标语见证着这个家庭的煎熬。"这对大卫必然是种折磨",赫希莱弗描述丈夫作为医生和父亲的双重痛苦,"我的心脏为他而痛"。

创伤后的新生

这种先天缺陷毫无预警地发作,医生在医院告知:"你女儿处于极度危急状态"。经过开颅引流血肿、二次手术切除畸形血管团,虽复发风险消除,但周边视觉等后遗症可能难以完全恢复。

这次创伤反而助推戈德曼实现人生转型。在2024年出版该书后,母女二人频繁出席演讲活动,分享关于力量和超越困境的经历。前国会议员史蒂夫·伊斯雷尔在牡蛎湾书店主持首次签售会,他在邮件中评价:"这本书让我们在琐碎烦恼中重拾生命价值"。

语言治疗师苏珊·卡恩见证了戈德曼显著进步。"难以置信,她取得了巨大改善"。卡恩回忆2022年初见时的情况:"当时她有严重记忆问题和语言障碍,完全不参与对话"。经过训练,如今戈德曼已能在签售会上与读者互动,虽演讲仍具挑战但日渐流利。卡恩笑称:"她是个完美主义者,我们互相较劲"。

该书还收录多位医疗专家的感人反馈:心理医生感谢与珍妮相遇是"深刻体验",神经科护士持续追踪康复进度,甚至神外科医生接到感谢电话时感动到一时语塞。

在2022年8月18日——发病一周年之际,戈德曼写道:"这次中风对我们全家是祝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亲密"。母亲赫希莱弗深有同感:"以前她四处旅行很独立,现在我们终于有了共处时光"。

如今的戈德曼仍在康复路上前行,但已能带着笑容接受现状:"我还有很长路要走,但也必须承认取得的进步"。

【全文结束】